细思极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是个鬼故事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中学课本必背篇目,相信大家都对这篇文章十分熟悉。在这篇充满想象力与奇幻色彩的短文中,陶渊明塑造了一个无比理想的社会图景,不仅自然条件美,人际关系也是十分和谐。世外桃源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理想社会的象征。
然而,这些年,网上出现了一种非常诡异的声音:《桃花源记》其实是一个鬼故事,所谓“细思极恐”的段子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我们今天聊聊《桃花源记》到底是不是鬼故事!
一 认为《桃花源记》是鬼故事的依据
“鬼故事”的传说被人炒起来之后,很多好事者开始费心心机从文本寻找根据,更有甚者,结合当时的盗墓风气和陵墓文化进行全新解读。这些观点乍一看,还挺有道理,我们具体看看网友们的分析。
01 志怪小说风行
六朝时期,也就是东吴,晋朝,宋齐梁陈时代,“志怪小说”风行一时,这类小说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近继先秦两汉史书及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异故事,下开唐代传奇和宋代评话中“烟粉灵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远地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
东晋时期史学家干宝所著的的小说《搜神记》就记载了大量的鬼狐神怪故事,单单鬼故事就五十多条,比如大家熟悉的《宋定伯捉鬼》,此外还有《寿光侯劾鬼》《刘根召鬼》《夏侯弘见鬼》等等。
陶渊明晚于干宝,自然会受其影响,在《桃花源记》中进行鬼怪的演绎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除了社会风气之外,陶渊明的文本中有哪些可疑之处呢?
02 布局可疑
首先,让我们根据课文仔细还原一下,这个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先看到了山有小口,好像有光,于是就进去了。
一开始很狭窄,走了几十步变宽敞了,就进了桃花源。
从开始的狭小到后来的宽敞,这个结构就是典型的魏晋时期的墓道。根据徐苹芳对《大汉原陵秘葬经》的介绍与分析,秦汉魏晋时期,墓道的入口做成前窄后宽,目的是为防盗墓。比如前几年新闻报道的那个曹操衣冠冢,就是如此。
而民间为了避忌死人,是不会把村社以及自己家弄成前窄后宽的。不然自己住的地方,不就和死人一样了吗?
此外,“阡”字,在古代也有墓地的意思,更是证实了这是墓地的暗示。
03 桃桑可疑
被找到的另一个证据是,与陶渊明同一时代有个人叫郭璞。他是中国风水界公认的风水鼻祖,写过一本《葬经》。
《葬经》里说:门前桃桑,为大凶。
我们来看原文: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桑都是聚集阴气的。
墓道结构,依山傍水,有桑竹垂阴,有桃树辟邪。这些当时的墓地标配,在《桃花源记》全都有。
04 穿着可疑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线索,就是桃花源众人的穿着。
原文内容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章说得很清楚,桃花源中人从秦朝末年开始到现在一直与外界隔绝,从未有过任何接触。而他们的穿着却“悉如外人”,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是不是很奇怪?
秦朝人穿什么衣服呢?当时官员服饰尚黑,大多沿用战国习惯,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从结构来看,秦朝主要是长衣,上衣下裤的穿着很少见。
而晋朝服饰主要宽袍大袖,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与秦朝大不相同。毕竟从秦朝到晋朝过去了500多年。
既然“悉如外人”,那么衣服从哪里来的呢?
其中一个推测,这些人穿的衣服是祭祀的时候烧过去的。
05 结尾可疑
故事的结尾,渔人分明到处做了记号,专程带人去找桃花源,却怎么都找不到了,若非鬼神之力,焉能做到如此?更为神异的是,南阳的刘子骥寻找未终,最后病死了,似乎更是佐证了这里面有什么诡异之事,因此“后遂无问津者”,这就更为桃花源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据此,有人便说,经过分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是个鬼故事啊!
二 《桃花源记》到底是不是鬼故事?
笔者观点:显然不是!
网友们把《桃花源记》当做鬼故事的说法其实就是一个脑洞,大家当做段子听听就好,没有必要当真,因为这样的说法实在是漏洞百出。
01 写作动机
首先一点,陶渊明不具备写鬼故事的动机。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也是中国第一隐士。被钟嵘称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作为古今第一隐逸者,陶渊明所处的乱世时代使得他本身就无法去选择去朝堂建功立业,再加上他天性比较热爱自然,不喜欢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所以选择归隐,在名篇《归去来兮辞》中他写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作为一名读书人,他又不可能真正的归隐,做到对社会漠不关心,所以某种程度上他是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高。我们看他的那些“金刚怒目式”的诗作: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其十》
慷慨激昂,豪气干云!
碍于所处朝代不能直抒胸臆,他就将对社会的看法和家国的忧思寄托在诗词中。《桃花源记》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写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勾画了对于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的向往和对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的憧憬。
02 写作风格和写作意义
上文咱们说过,东晋时期,志怪小说流行一时,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鬼怪小说为市井百姓所喜欢。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诗人有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干宝可以写出精彩的鬼怪小说,不代表陶渊明就能写得出来。
况且,任何的鬼怪小说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折射,都有一定的现实意味,比如《宋定伯捉鬼》讲述的是宋定伯和一只鬼斗智斗勇的故事,他最终用人类的智能和勇气征服了鬼。故事告诉人们,人用自己的胆量和智能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妖魔鬼怪。
那么如果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是一部鬼怪小说,那么它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一个渔人的幽冥之旅?抑或一次人间地狱的穿越之行?这样的文章价值在哪里呢?以陶渊明之才华与思想抱负,怎么会无聊到写一个毫无价值的鬼故事呢?
03 文本隐藏的秘密
所谓: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样的格局虽然与墓地格局很像,但是也不能说明桃花源就是墓穴,如果照这个道理,所有外狭内宽的建筑都是墓穴,显然这是十分荒谬的!
其实陶渊明这样写的恰恰在于给我们营造一种神秘世外桃源的感觉,貌似平平常常的小洞,居然有无限精彩,正所谓“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恰恰是世外桃源的最好“人设”构成条件。
至于“门前桃桑,为大凶。”之说更是无稽之谈,无论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抑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桃和桑代表的是喜庆欢乐,怎么会与“大凶”有关呢?
桃花在诗词中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凄婉爱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文人雅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盎然春意,这一切都说明“桃花”意象的格调是明朗的积极的美好的明艳的。
王安石之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代表的更是平安吉祥之意,所以,陶渊明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俨然就是为塑造桃花源做一个很好的铺垫,烘托世外桃源的美丽。怎么会有“大凶”之说呢?
其次,很多人会纠结于“阡”字认为这是对墓地的最好佐证,其实关于“阡”字为墓地的意思是唐代以后才有,东晋时期,这个字就是简单的道路之意。退一步讲,即便“阡”字确实有墓地之意,也不代表“阡陌”就是纵横交错的墓穴啊,这个词的本来意思是交错的小路。
我们再说本文最大的bug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如果不是陶渊明真的没意识到这个服饰变迁的问题,那就只能是和上面的解释如出一辙:陶渊明故意佐证桃花源理想社会的理想性和虚幻性。
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不存在的,所以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现实社会的投射,是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那么衣着自然也就和外面的人一样了。
最后一点,渔人意外来到桃花源和之后都遍寻不着的描写,都只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渔人只是一个读者的引路人,不写渔人,我们怎么能顺着他的脚步来到这桃花源中呢?而后遍寻不着,更说明桃花源的虚妄。
一是可能为了加强桃花源的神秘性,增加艺术色彩;
二是陶渊明可能是在清醒的暗示着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这终究只是个理想。
写南阳刘子骥的“寻病终”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桃花源记》可能是一个喜剧掩盖下的悲剧,但若说是鬼故事,实在是谈不上。没有切实证据,不足为信。
三 关于《桃花源记》的一点猜测
其实关于《桃花源记》,很多学者专家都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猜测,总结下来,有两种说法较为可信。
01 坞堡说
这个说法是国学大师陈寅恪提出的,1936 年,陈寅恪在《清华学报》 发表了题为《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这位优秀的历史学家,从浩瀚的史料当中,钩沉旧籍,抽丝剥茧,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写《桃花源记》之前,陶渊明的好朋友羊长史,从戴延之那里听到了一段奇闻。
戴延之在跟随宋朝(指南北朝时期的宋)开国皇帝刘裕入关灭姚秦时,目睹了西北的两种特殊社会现象:
一是有钱的流民纷纷南迁,躲战乱;二是没钱的据山险自保。也就是坞堡。
他们常常是以一个家族为单位,躲进深山老林里,带着农具,自己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同时抵御狄戎匪寇。
这些选择据险而守的族群所处之地,史书称之为“坞壁”。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时,对其解释为:“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未有朝命,故自为坞主”。
兵荒马乱,盗贼四起,国家的法令制度在战乱中崩溃,人民的生命安全与生活秩序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坞壁内部均会制定一套实用的规则,将坞壁内部的流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齐心协力、且战且耕的坚强组织。
《晋纪》记载:“永嘉大乱,中夏残荒,堡壁大帅,数不盈册,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可知西晋亡后,中原遍地坞壁。
羊场史在写给陶渊明的一封信中,恰好提到了这件事,其中经过的一个坞堡,就叫做桃源。
坞壁内部的乡规民约往往也围绕儒家思想而展开,制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尊老爱幼必然在坞壁内得以践行,所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第二条线索是,志怪小说《搜神后记》 作者即为陶潜。此书第一卷第五条即《桃花源记》,第六条则是纪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之事。
由此陈寅恪得出推论,陶渊明之作 《桃花源记》 ,是取此二事混合而成。
02 罗生门
1956 年,被学界视为继陈寅恪之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第一人的唐长孺,发表了题为《读 “桃花源记旁证” 质疑》一文,对陈寅恪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
在考证中,唐也独辟蹊径,从当地一直流传的神话传说记载入手。唐长孺找到一个蛮人射鹿的神话,比对二者的区别。发现俩事儿有很多的共同点,但蛮人射鹿要更早一些。加之当时道教文化盛行,百姓们见怪不怪,还当真事儿看。
此外,南朝宋刘敬叔的《艺苑》、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后来杜光庭的《神仙感遇传》都有类似的记载。
《异苑》里这样写:
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
《述异记》里这样写:
武陵源在吴中,山无他木,尽生桃李,俗呼为桃李源。源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传秦末丧乱, 吴中人於此避难,食桃李实者,皆得仙。
和陶渊明版的《桃花源记》何其相似。我们再看两个神话的比对图:
是不是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
根据两位学者的猜测研究,笔者不揣冒昧,大胆得出结论:
《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在神话小说的影响下,借鉴了坞堡的生活样式,结合各类传闻,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寄托着美好的向往憧憬,写就的一篇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美文。
所以,《桃花源记》不是鬼故事,而是一份美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