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概述
古冶区隶属于河北省唐山市,地处唐山市区东部,位于北纬39°42′55.52″ 东经118°26′58.41″之间,古冶区位于市区东部,与开平区、丰润区、滦州市等地相邻,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是唐山市主城区之一。
古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属孤竹国。1955年,唐山市第七区改名为唐山市东矿区。1995年,唐山市东矿区改名为 唐山市古冶区。
古冶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1],面积249平方千米,人口36万[2],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拥有多宝佛塔、古冶北寺公园、古冶森林公园、金山福塔、银湖等景点[3]。
2018年12月14日1时11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3度,东经118.50度)发生2.0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古冶区地处燕山沉降带东南部,冀东 滦河(近期沙陡河)洪冲击扇上。从北向南依次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以矽质石灰岩为主)、 寒武系(以灰岩、泥岩为主)、 奥陶系(灰岩)、 石炭系、二迭系(煤和 矾土层)。地表为 第四纪覆盖物,由北向南逐渐加厚。古冶区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北部以低山为主,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中部是几条东西走向的山丘,海拔约70米;南部以 冲积平原为主,海拔约40米;
全区共分北部丘陵区、中部洪沟 冲积扇山前平原,南部冲积平原和塌陷 低洼地四种 地貌类型。该区主要河流有石榴河、沙河。石榴河河水主要为附近煤矿的 矿井水和 城市污水,主要功能为 农业灌溉。沙河属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靠降水补给,冬春两季河水很少,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由于从地下采掘了大量的煤炭和矸石,使得局部地层变空,受上部岩层重力的影响,地表相应部分自然沉降,形成该地区特有的人工地貌──塌陷低洼地。
地下水一部分是第四纪深层、浅层水,一部分是奥陶系石灰岩溶岩 裂隙水。第四纪覆盖物厚度为30~200米, 连通性好,储水量很大,-800米以上地下水非常丰富。奥陶系溶岩、裂隙水 物理性质好,属低矿化、微硬度水。
名胜古迹
编辑
古冶和古老爷子
好多年以前,山东连年遭旱灾,乡亲们流离失所,四处逃亡。一位姓古的老汉携妻带子,一路讨饭,最后落脚到古冶这个地方。他见这一带的土地肥沃,当地种田人的日子还能过得去,便选了一块平坦的地面盖了一间 小草屋,住下了。古老汉祖辈几代都是打铁的,他自然也有一身打铁的技艺。于是他每天走村串庄,为乡亲们打造农具,深受农民的赞许。一来二去有了些积蓄,他就在家里生起小 铁炉,采当地矿石或溶一些 废铁冶炼,铸造农具出售,买卖越来越兴隆。
几年后,又迁来了许多人,跟着古老汉学打铁,古老汉在这些人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了。他经得多,见得广,乡亲们遇到什么事都来求他帮忙,古老汉更是热情仗义,有求必应。当地人们都亲热地称他“古老爷子”,后来叫白了,便成了“古爷”。
古老爷子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由他居住而后形成的村子叫古冶,并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古爷”生日那天举办花会,这就是后来的铁器会。会上出售一些农具、兵器,乡亲们还 扭秧歌、 踩高跷、 跑旱船来表示对古老爷子的怀念,随着古冶村日渐扩大,这个名字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三月二十八日的铁器会也越来越热闹了。
八套拉一辇
相传在王辇庄的南面有一条宽阔的驿道。 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过这里,行至村头被风雨所阻,于是到村里留宿。次日云消雨霁, 李世民乘车登程。刚向西行4里,陷入胶泥中,忙让侍卫找百姓帮忙。正逢农人在地头歇烟,他们听说皇上被困,就从车上或犁 上解下骡马,套在 皇车上。8个农人扬鞭吆喝牲口,缰绳顿时绷紧,皇车被拉出泥辙。李世民大悦,急忙召见8个农夫,询问其姓氏,并按其所居各村,由北往南逐一御封为:李家套、于家套、田家套、习家套、 西营套、解家套、杨家套,封陷车的村子为“胶泥庄”,封避雨的村子为“王辇庄”。所以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八套拉一辇,拉过胶泥庄”的传说。
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在峪中古寺前,金代建。寺殿的后檐下有一口井,因严寒不冻,干旱不涸而得名天井。今寺庙 荡然无存,唯井与浮屠尚存。多宝佛塔是1976年大地震幸存下来的较完整的密檐式古建筑。塔高3丈5尺,青砖砌成,八角形状,共7层,塔身各层的每个角上各悬挂一个铜铃(现已丢失)。塔的结构第一层较高,以上6层之间距离较小。塔的四面各有一个2尺高的小碹洞,内雕佛像。塔南面的碹洞上镶有一块白色石板,上刻“多宝佛塔”四字。在东、西、北三面的碹洞上方雕刻有花纹。碹洞两侧刻有对联。东侧为“ 何群震振, 持国握乾坤”。北侧为“寻声周沙界,慈非满大千”。西侧为“法权超苦海, 仙乐引群生”。塔座上沿雕有16个小石佛像,八个角上各有一个小碹洞,内各有一个砖雕小佛像。因年久失修,塔基有损,1984年12月24日 唐山市文化局拨款重修塔基。
在多宝佛塔的西侧,原有一座北朝南的 弥勒寺,后改名为“灵云寺”。据《 滦县志》记载,该寺建于金代,寺内有 香火地四亩,正殿为满堂佛,供奉佛像几百尊,大者6尺许,小者尺余,神态动作各异。弥勒寺的两侧各有一座庙宇,东侧为 窑神庙,西侧为 关帝庙。
多宝佛塔东侧约50米处,有一座丈高10余层的砖砌小 斜塔,向西北方向倾斜20度许。塔身中部镶有一块青石,上有 正楷刻字“白云法师墓”,当地人称“和尚坟”。斜塔和灵云寺 “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已无迹可考。
多宝佛塔北面的山名为 白云山,因雨后常有白云缭绕而得名,又称自来峰。此处清代以前风景优美,为“滦州十景”之一——“秋岭松云”。当时夹路长松,四 周青障。知州吴士鸿游此题诗:“选胜探奇几 定踪,更寻僧舍曳疏筇。灵湫涛出秋千鉴,鹫岭飞来十丈峰。松 涧阴深时见鹿,岫云舒卷每从龙。倦游未忍言归去,百八声传别院中。”
清邑人 汪鉴诗云:“矿怀随处寄游踪,峻岭嵯峨自 倚筇。飒爽松涛常带雨,溟蒙云气欲遮峰。岩巅刹古飞灵鹫, 湫底波澄隐蛰龙。倦拂石衣聊小憩, 遥天陡落一声钟”。清邑人李恩捷诗云:“贪寻胜事觅遗踪,穿破 芒鞋更曳筇。涧底长流不宿水,云间高耸自来峰。潭深带月开 金鉴,松老无风起 卧龙。自是 名山藏古刹,等间清磬问疏钟。”
春节:在民间习俗中,春节是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在农村,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进入了过年阶段。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相传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善恶。过去有“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谣,人们用糖瓜祭灶神,为的是用又甜又粘的糖瓜粘住灶君的嘴,免得在玉皇面前讲人间的坏话。还要供上黑豆、甘草和一碗水,以祭灶君所骑之马。灶上对联大都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一种迷信。在生产力和科学都不发达的年代,灶王便成了农民崇拜的对象。建国后,祭灶的习俗已经逐渐断绝。人们在这天都要“扫房”(也有的地方在二十四扫房),这个习俗由来已久。这天早饭后,人们把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彻底清扫一遍,家具、衣服洗涤一新,干干净净的迎接春节。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民谣说:“二十四,扫房子(也有说“二十四,写大字”的);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年画(指年画、窗花、对联等);二十九,糊香斗(烧香时用的香斗);三十儿,流油儿(指炼油、烧肉、炒肉);初一,初二磕头儿(指小辈的给长辈的拜年)”。这些天,人们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八,家家都在门口贴上大红醒目的春联,以此来烘托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表达自己的心理愿望。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俗称“大年三十”。这天,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共进丰盛的晚餐。旧时,在除夕之夜有“守岁”的习惯,全家坐在一起,欢欢笑笑,享受天伦之乐。在这新旧年交替之际,辞旧迎新,守岁至半夜,人们还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饺子。取其“更岁交子”(新旧年交替自子时起)之意。这大概是饺子的来历吧。
阴历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近些年来,鞭炮、烟花工艺更臻精妙,创制了很多新品种,更给春节增添了欢乐气氛。初一早晨吃完饺子后,小辈要给长辈拜年,行作揖磕头礼。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在路上相遇,一般都说“恭喜发财”、“过年好”之类的吉利话。乡邻如有不和睦者,也借此机会消除隔阂。正月初五称为“破五”,人们都在“破五”前后互相宴请,表示亲密无间,友好相处,以此来增进友谊。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它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元宵节也叫“灯节”,本县在正月十五前后,许多乡村都举办花会,有旱船、中幡、高跷、秧歌、武会等等。他们都串村演出,演出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常。到了80年代,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元宵节更为隆重。这一天,县城里道道花会,接踵而至。到了晚上,还要举办放烟火、灯谜晚会、跑花灯等活动,烟花五彩缤纷,花灯别致新颖。县城的男女老幼、乡下的青年人等,都拥到街道两旁饱享眼福。观看者多达数万人。
元宵节吃元宵,因元宵形圆音圆,表示“团圆之意”,象征吃了元宵就一家团圆和睦。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来甜糯软滑,味美可口。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人们传说,龙王在这天要去天宫领令,准备为民行雨。人们为使一年风调雨顺,做“龙皮”(煎饼)、“龙蛋”(粘饽饽)、“龙须”(面条)来供奉它。至今每到“二月二”,人们总是习惯食用煎饼,粘饽饽和面条等。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主要风俗是:禁火寒食,祭祀祖先。相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悼念亡臣介之推而沿袭下来的一种祭礼形式。近代,在清明节这天禁火寒食的人已基本没有了,但利用清明节悼亡祭祖的习俗却一直沿袭下来。人们怀念已故的亲人,在坟前烧香上供,在坟头上压纸钱,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怀念。建国后,上坟烧纸的习惯逐渐减少。但学生和教师们每年都要去祭扫烈士墓,缅怀先辈的功绩,从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渐已形成了一种新的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即“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排列而来,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五”这天人们习惯在门上插艾蒿,包粽子,儿童带五色线。端午早晨,门上插艾蒿,传说是唐朝百姓在黄巢起义时为避灾难而沿袭下来的。其实,端午插艾,是讲卫生的习俗。因为艾蒿具有避瘟解毒之功能。这是一种值得继承的良好习惯。包粽子,相传是为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本县的粽子,多用黄粘米、粘高粱米、江米、大枣、豇豆等原料,用苇叶包成菱形。煮熟后蘸糖吃,味美香甜。端午前后,儿童们在手腕、脚腕上系五色线,说这样可以除病祛灾,长命百岁。据说一切邪鬼、瘟神等都怕五色线,人们就把它当护身符了。这个习俗带有迷信色彩,建国后逐渐废除了。另外,还有儿童们有胸前戴荷包、剪纸葫芦贴在门上的习俗,据说它们可以收服瘟灾。在本年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过节,称为“躲端午”。这些习俗也已逐渐废除了。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称为“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见一次,普天下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两岸,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过鹊桥相会。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妇女们都在这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见面的时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们称七月七为“乞巧节”。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打一盆水放在黄瓜架下,传说能在水中看到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影子。中午,她们往水盆中扔花针,如果花针的影子象棍子,手就拙;如果花针的影子象剪子,手就巧。建国后,这些习俗已不存在。
麻姑节:农历七月十五为“麻姑节",俗称“鬼节"。相传,麻姑无兄弟姐妹,她为了侍奉二老双亲,一直未出嫁。到父母双亡时,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无依无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投河而死。乡亲们念麻姑是个烈女,又是个孝女,便把蜡烛插在瓢上,点燃后放在河里,叫“撒河灯”,为麻姑照亮。同时还为麻姑摆上供品,烧纸钱,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麻姑的怀念,对后辈子女也是个教育。此习俗建国后已经绝迹。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中秋节亲朋之间互相馈赠月饼。这时的五谷杂粮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中午要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要赏月,并吃些西瓜、月饼等圆形的食品,边吃边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仙兔捣药等。外出办事或远离家乡的人,也要赶回家中团聚。新出嫁的闺女和未结婚的儿媳,一般要在八月十六接来吃“餐遗”。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此时已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寒冷,人们都要换上棉衣,于是想到已故的亲人也该换寒衣了。旧时人们有在坟前烧五色纸(剪成衣服状)的习俗,叫作“送寒衣”,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悼念。此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今已不多见。
腊八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是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寺院的和尚在这一天煮粥祭佛,后来传为民间习俗。又一说,此时一年的收获已经完毕,应祭万物之神以表农家的心意。从古至今,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做上一顿“腊八粥”。一般用粳米、小米、高粱、黄米、爬豆(豇豆)、大枣、栗子、花生等原料,煮熟后香甜可口。人们习惯在这天腌“腊八蒜”。将剥好的蒜用醋浸泡,密封起来,20天后,蒜变成绿色,味道极美,是吃水饺的好佐料。旧时,出嫁不久的闺女在妈家“躲冬”,到这天吃过“腊八粥”就得回婆家准备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