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杨汉秀:为革命事业不幸惨死在伯父手下,被抛尸荒野无人知
1975年夏天,在重庆歌乐山金刚坡,李继业半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双手从泥土中扒着、找着,再经过仔细辨认,才找到一些碎骨头。
重庆农民发现的尸骨
这具尸骨是不久前一个农民种田时,从地里翻土刨出来的。经专家科学鉴定,并对比了口供,确认这就是烈士杨汉秀。
当年,杨汉秀被弃尸荒野,草草掩埋了,在近30多年的山水冲刷下,遗骨早已不完整,并且所剩也不多了。
杨汉秀烈属殉难地
李继业轻轻拿起每一块骨头,又小心地放进纸口袋里。然后再把纸口袋包扎好抱在胸前,她泪眼婆娑地对身旁的哥哥说:“我好像感觉到了妈妈就站在我的面前。”
16年前,李继业从养母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在仅2个月大时,亲生母亲杨汉秀就把她托付给邻居李氏人家照顾,便回老家渠县革命起义了。
从此再没露过面。
后来养父母听说杨汉秀已经为革命牺牲了,便把她的遗孤养大成人,并给她取名为李继业,就是希望她的女儿也能像母亲一样,继承伟大的革命事业。
李继业追忆母亲
李继业长大后去到重庆开始了长达16年的漫长寻母之路,而今她只能抱着几块尸骨来追忆伟大的母亲。
杨汉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她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被抛尸歌乐山下?
背叛家族,心向革命
1913年,杨汉秀出生在四川广安县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杨懋修是个大地主,也曾在军阀第二十二军担任师长。伯父杨森是四川有名的军阀头目。
杨汉秀是杨懋修的独女,又是整个杨氏家族的长女,家里人都称呼她为杨大小姐。
这个出生于富贵家庭中的大小姐,自小备受父母恩宠,但她从来不以大小姐自居,也从来没有刁蛮跋扈、骄奢放纵的大小姐作风。
相反,杨汉秀在家中常被看作是一种另类的存在,她一向气质沉稳、知书达礼,即使对待仆人也礼貌周全。
自幼父亲便请先生教她读书识字,对她也是按大家闺秀来培养。但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父亲认为女孩仍要裹足,不能进学堂读书,而且要包办婚姻。
儿时的杨大小姐
杨汉秀5岁时,父亲便让母亲给她缠足,杨汉秀坚决抗争,并斥责父亲这是大搞封建陋习,辛亥革命早已把这些封建陋习废除了。
父亲被杨汉秀的“叛逆”震惊,这个女娃不一般啊,小小年纪就很有主见。
再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的兄弟们都被送进了学堂,但杨汉秀只能被圈在家中。杨汉秀不得不又一次叛逆地与父亲据理力争,为自己争取上学的机会。
1924年,父亲在宜昌大战中为保护伯父杨森而身负重伤,在弥留之际把家室托付给了杨森。
从此,11岁的杨汉秀便住进万县伯父杨森的庄园,生活在杨森身边。
在杨森家里,杨汉秀目睹了军阀地主对劳苦大众的欺侮压榨、盘剥蹂躏,这让她很是反感和悲愤,她眼中杨森的庄园就像牢笼,让她想逃脱。
但也正是在伯父家中,杨汉秀遇到了改变她日后人生轨迹的两个重要人物。
第一个是杨森的大儿子杨汉忻,杨汉忻被送到天津读书后,接触到新思想,人就变得叛逆了,不仅逢人就说新思想,还参加了天津运动,因反动被捕入狱。
杨森将他保释回家后,他便直接在家中对父亲进行抨击打压。
但是杨汉秀很是欣赏他的这股子叛逆劲,每天追随在他身后,听他讲新民主主义、讲五四运动、讲进步思想。
杨汉秀
杨汉秀隐约觉得自己心中开始映照进了新世界的光,其实那时有颗新思想的种子已在她心中扎了根。
直到两年后,杨汉秀在大伯家里遇到了朱德,让这颗种子真正破土发芽。
1926年7月,刚从苏联回来的朱德在党中央的安排下,来到万县的杨森军阀总部做统战工作。
在这期间,朱德经常与杨森因政治见解发生冲突,但坐在屋角的杨汉秀把朱德的见解和思想听进了心中,她被这个朱伯伯的爱国思想打动。
杨森在场时,杨汉秀只能偷偷地听,但私下里,杨汉秀会专门找到朱德,请这个朱伯伯给她讲人生志向和革命真理。
朱德
朱德也为这个年仅13岁的杨家大小姐所感动,没想到她出身军阀家庭,却对革命有如此觉悟。
在朱德的启蒙下,满腔的报国热血和革命斗志,在杨汉秀的心中冉冉激荡。
1926年9月,英军舰“柯克捷夫”号炮击万县,发生万县惨案。杨汉秀聆听了朱德的反帝演讲后,毅然参加了反帝游行,从此便走上了革命道路。
杨汉秀的革命举动,让伯父杨森极为不满,杨森曾良言规劝:“你一个女娃不能兴风作浪啊,安心嫁个好人家吧。”
1934年,杨汉秀21岁了,已到适婚年龄,杨森便为她包办了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
但是杨汉秀再次做了大逆不道之事,她坚决推掉包办婚姻,并不顾家人反对,自主与家境贫寒的小学教员赵致和结婚。
杨汉秀与赵致和情投意合,也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志同道合,结婚后便一起奔赴上海读书,为留学做准备。
杨大小姐变身革命战士吴铭
到上海后,赵致和考入了政法大学,杨汉秀则请了家教老师朱挹清补习英语。
殊不知朱挹清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地下党工作者,潜伏在杨家,开展情报工作。
朱挹清在与杨汉秀的日久相处时发现,杨汉秀不仅阅读了大量左翼文学作品,还经常在公开场合宣传爱国思想和革命真理。
这让朱挹清很是惊喜,杨汉秀虽出身军阀家庭,却对伯父杨森和家族深恶痛绝,她有赤诚的爱国心,也一直向往着投身革命。
朱挹清就有意识地给她讲革命道理,讲救国道路,将她指向了共产党的道路。
转眼到了1937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了,赵致和又突然身患重疾,他们出国留学的计划被击碎了,杨汉秀不得不带着孩子护送赵致和再次回到家乡四川。
杨汉秀和赵致和的儿女
半年后,赵致和病故,杨汉秀因痛失爱人一度陷入巨大悲痛之中。
这时朱挹清陪伴在她身边,经常开导她,并帮助她获得了成都《星芒报》的校对工作。
在报社的工作,让杨汉秀每天都接受着进步思想的洗礼。而她也越发看不惯伯父杨森,国难当头却置身事外、贪恋权贵。
在这段时间里,杨汉秀从报纸上看到了朱德的照片,她心心心念的朱伯伯现任八路军总司令,正率领部队在敌后抗战。
这个消息重燃起杨汉秀深藏在心中的救国火种,她产生了北上延安去找朱德的想法。
她郑重地告诉朱挹清:“我要去延安!”
朱挹清被她的精神打动,但也告诉她这条革命道路充满千难万险。
杨汉秀参加革命的合影
杨汉秀意志坚定地拍着胸脯说:“我去意已决,就算是爬,我也要爬到延安去。”
1940年春,杨汉秀放弃了优裕的大小姐生活,告别了年幼的儿女,她带着朱挹清的推荐信,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这一路上,从广安走到成都,再从成都走到宝鸡,杨汉秀经历了被蒋军封路、盘查、甚至是抓捕,在冲破重重险阻后,她历经了整整9个半月的时间,终于在1940年冬到达山西五台县。
杨汉秀的脚底全都是磨出的血泡,脸上也因风吹日晒而略显沧桑,但在见到阔别14年的朱德后,她欣慰地笑了,一切磨难都是值得的。
革命根据地延安
见到朱德时,杨汉秀先敬上一个军礼,并且声音洪亮地喊了一声“报告!”
朱德对着眼前这个女游击队员仔细看了半天,终于辨认了出来,很是惊讶:“这不是杨家大小姐吗?大变样了。”
杨汉秀万分惊喜,她没想到14年后,朱伯伯还能记得她。
朱德明确她的来意后,对她大为称赞:“你真是了不起啊!当年我就觉得你是个不普通的女娃子。”
杨汉秀也向朱德立下了决心:“我此行前来向您报到,就已决心与我的原生家庭彻底决裂,我要彻底改造,连名带姓一齐改掉,就算是无名无姓也决不再姓杨。”
朱德对她与杨氏家族决裂、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极为肯定,赞赏她为最伟大的军阀叛女,并给她改取了新名字“吴铭”。
从此革命道路上再无军阀大小姐杨汉秀,奔赴在革命前线的是战士吴铭。
不久,朱德安排组织将杨汉秀护送到了延安,并先后进入延安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在延安期间,杨汉秀负责兵站工作,她扛起真枪参加过战斗,也拿起笔杆子做过教员,经过最前线战火的淬炼,她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为革命事业倾向自己的光热。
1942年,在朱德和王维舟的关怀和推荐下,杨汉秀以吴铭的身份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延安,这个让杨汉秀一心向往和追寻的革命圣地,成全了她最初的革命理想。
杨汉秀的入党批示
也是在延安,因为共同的革命信仰和革命感情,她与一位同肩并战的战友结为夫妻,又成立了小家。
先有国才有家,循着革命胜利的曙光,杨汉秀决定把自己的小家安顿在延安,从此就以吴铭之名在这片热土扎下根,继续为了爱国大业奋斗终身。
被伯父秘密暗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全国抗战胜利了。
扎根在延安前线的杨汉秀早已全然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身份,直到1946年3月份,党组织找她谈话,问她能否做回杨大小姐,回四川从事上层统治工作。
对杨汉秀而言,只要是以爱国之名、行救国之事实,什么身份并不重要。
她坦然接受了组织安排的这个特殊任务,并向组织立下誓言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对于这个特殊任务,杨汉秀严守秘密,就连丈夫都没有透漏半点风声。她告诉丈夫自己回趟四川老家处理一些陈年旧事,让丈夫守在延安阵地等她归来。
杨大小姐
1946年3月25日,杨汉秀已随周恩来同机飞往重庆。当日早上,朱德夫妇前来送别,朱德夫人送给她一件亲手缝制的皮衣,朱德就像父亲般叮嘱她万事都要小心。
可是谁能料到,这一别,竟成了最后的永别。
杨汉秀一到达四川,就因为其特殊身份被国民党特务给盯上了。
但在战场前线经历过无数生死淬炼的杨汉秀丝毫不怕,她回四川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杨大小姐的身份雄赳赳地杀回父亲生前的“杨氏泽庐庄园”。
她从两个哥哥手中抢夺回了本属于她的田地和家产。
随即她以修建舞厅、做生意的名义,变卖家产,然后购置成粮食、衣物和枪支等军用物资,并通过四川地下党的联络点转运至地下武装集结点,对川东北的武装起义给予了大力支持。
军阀杨森
同时,杨汉秀回到渠县后还以“杨家大小姐”身份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开展统战工作。
在此期间,杨汉秀一个人悄悄生下了女儿,为了更好地完成统战工作任务,也是为了女儿的安全着想。
她征得上级组织同意后,在组织掩护下,避开特务眼线,偷偷再次回到陕西,找到之前的邻居李氏人家,把不到2个月大的女儿嘱托给他们照顾着。
她甚至都没有回到延安家中,与日夜想念的丈夫见一面。任务尚未完成,她只能割舍下自己的小家,在大义面前,情情爱爱都微不足道。
在1947年到1949年间,由于杨汉秀过于频繁地从事革命活动,国民党也对她格外关注,她曾三次被捕入狱。
1947年7月,因中统特务告密,杨汉秀被捕。关押时,任凭敌方威逼利诱,杨汉秀都紧紧守住口,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当时为了逼供,敌方特意让杨汉秀的大儿子前往监狱探望。但杨汉秀义正辞严地告诉儿子:“不要怕,妈妈也不怕死,希望你能成为勇敢、进步的青年,长大后为我报仇!”
但因为特务们没有真凭实据,最后只能把杨汉秀释放了。
到1948年9月,杨汉秀又再次发动渠县起义,却因失败被抓进了重庆最黑暗的渣滓洞监狱。
在狱中,杨汉秀因为伯父杨森是重庆市市长而受到特殊照顾,而她也依靠着这个特殊身份,与狱友一道开展斗争。
1949年4月,杨汉秀在狱中生了一场大病,难以割舍一脉血亲的杨森让其姨太出面将杨汉秀保释出狱,并以“疗养”之名将她软禁在高级医院进行单独监护。
期间,杨森前去探病,杨汉秀逮住机会又苦口婆心劝伯父弃暗投明,并向他口传了朱德的邀请他投共的诚意。
但杨森并不识时务,竟大怒:“人都老了,还去改姓?!”
这次谈话,杨森也终于揭开了侄女的真实身份,原来不安分的杨汉秀一直是共党的人。杨森加大了监控杨汉秀的力度。
9月2日,杨森一手炮制了骇人听闻的“九.二”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烧了18个小时,导致近万人伤亡。
“九.二”特大火灾
杨森却妄图将这场火灾的罪责诬蔑、嫁祸给中共地下组织。
杨汉秀得知后勃然大怒,她开始在公开场合揭发杨森的阴谋和罪行。
恼羞成怒的杨森,决定解决掉这个不知轻重的侄女。
9月17日深夜,杨森密令特务张明杰和宋世选将杨汉秀秘密抓捕,并连夜突击审讯,妄图将纵火罪名栽赃给她。
杨汉秀对强加之罪据理驳斥,她大义凛然毫不畏惧。
连审了一夜,都没有任何收获,第二天上午,张明选和宋世杰将审讯情况汇报给杨森后得到了另一个密令指示:直接杀人灭口。
张明选和宋世杰把杨汉秀蒙上眼押上了杨森的小轿车,然后在车上用一根绳索套住她的脖子,活活把她勒死了。
随后两人把尸体运到了歌乐山下的金刚坡,他们早已在那里提前挖好了坑。当发现杨汉秀还有一口气,他们又补开了几枪后,便草草掩埋了尸体。
黑暗里,盼的就是黎明那道光,而杨汉秀却在牺牲在了黎明前夕。
结尾
杨汉秀从此消失在人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组织上猜测她已经牺牲了,也一直认为她牺牲在了1949年发生在渣滓洞的那场大火里。
在1950年组织就认定她为第一批革命烈士。因为没有找到尸体,烈士墓碑上没有她的名字。
而她的下落也一度成了一个谜,并充斥着猜忌和非议,甚至有人谣传杨汉秀已叛党投靠杨森,并跟着杨森逃到了台湾。
直到1952年宋世杰被捕后招出杨汉秀被杨森秘密杀害的实情,真相才大白。但她的尸骨被抛弃在荒郊野岭,难以寻到。
1975年,一名农民意外在歌乐山下金刚坡碉堡内发现了一具戴手铐的女尸,经调查核实后确认,这具女尸就是杨汉秀。
直到1980年,重庆市当地政府为杨汉秀烈士隆重举行了“遗骨安葬仪式”,并将烈士遗骨迁葬于重庆“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
杨汉秀烈士遗骨安葬仪式
杨汉秀的名字也终于被永远镌刻在烈士纪念碑上。
从最伟大的军阀叛女杨大小姐,到奋战延安前线的吴铭战士,再到革命烈士杨汉秀,她为了心中的革命信仰放弃富贵生活,舍下自己的小家,最终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杨汉秀同志为了党的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一往无前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历史会永远把她铭记,她也将永远活在党和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