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二)-2022伊朗头巾事件之“恶法非法”
一条头巾能干什么?
可以夺走一名妙龄少女的生命,可以使一个国家的足球队在2022世界杯上拒唱自己国家的国歌,可以引发全国多起大规模暴乱,使300人丧生,使一个国家在几天时间内造成2亿美金的经济损失……这都是血淋淋的事实。这便是最近发生在伊朗的,引发全球关注的“头巾事件”。
9月16日,22岁的伊朗女性阿米尼因不戴头巾涉嫌违反“头巾法”,被道德警察逮捕,并遭到多次殴打,满身伤痕,在昏迷3天后死亡。花季少女死亡的结果无法令大众接受,引发了前述的系列事件。
阿米尼的死亡,一方面是源于暴力执法。一方面,却是源于“头巾法”本身。有观点认为,“头巾法”本身就该废除。而相反观点认为,“头巾法”是法律,就应该遵守。
什么是“头巾法”?
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妇女佩戴头巾成为伊朗的强制规定,伊朗政府要求所有年满九岁的女性在公众场合佩戴头巾,并身穿宽松的衣服遮盖身形。尽管存有巨大争议,但因为披上了法律的外衣,“头巾法”一直被官方予以维护。
头巾事件事发后,为了平息动乱,伊朗总检察长在12月3日表示,伊朗议会和司法部门将重新审查“头巾法”。伊朗总统莱希在12月3日的讲话中表示,“伊朗的共和主义和伊斯兰教义有宪法基础,即我们的宪法原则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体制的共和原则、体制的伊斯兰教义原则和独立原则,宪法中也提及了权利和自由,但实施宪法的方法一定是可以商榷的。实施的方法可以改变,但它的价值(观)是不可以改变的,而那些可以改变的是方法,可以让机制来审议。”这一切都在暗示头巾法要改变并不容易。据法新社介绍,表示重新审核头巾法的议会和司法部门都主要掌握在保守派手中,而保守派是坚持头巾法的主要阵营。真要保守派自我革命,打自己的脸,并不容易。加上“头巾法”是法律的现状,很容易让保守派维持“头巾法”更师出有名。
“头巾法”作为法律,应当被遵守吗?
“有法必依”是法理的基本原则,而“恶法非法”则是法理上的另一个原则。
为了阐述清楚什么是“恶法非法”,首先说说什么是法律。各国都有自己的法律,可达成的共识是,法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天赋人权。法律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和秩序。其中,自由处于最高地位。一部法律是否合理正当,首先要看是保护和扩大了人类自由,还是剥夺或者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具有“剥夺或者限制了人类自由”特征的法律,就是恶法。
什么是“保护自由”,什么是“限制自由”?
同样可能各执一词。例如,伊朗领袖霍梅尼提及,强制戴头巾是保障女性享有穿衣不受歧视的自由,伊朗总统也认为,头巾法符合宪法的自由。
所以,又得说说什么是自由?
从非法律角度上讲,自由就是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从法律角度上讲,卢梭曾言“人生而是自由,但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里的枷锁便指的法律,意思是绝对的自由不是自由,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边界内。因此,有人会说,既然自由要在法律的“枷锁”内,那头巾法就是这个“枷锁”啊!
并不是!
法律的“枷锁”,是限制人不得做坏事,不得损害他人或国家的利益,而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甚至是生命自由。
从这个角度看头巾事件,妇女戴头巾,会损害他人或国家的利益吗?不会!因此,限制妇女穿戴的“枷锁”,就不是合理地限制妇女的自由。以此为基石的头巾法,不具有法的价值,不符合正当合理性。以法律之名,禁锢女性穿戴自由之实,不但没有惩治坏人,反而葬送了无数女性的人权、自由甚至是生命,这无疑具有非正当性。这样的法律,就是恶法,这样的恶法,不应当遵守。
所谓秉持着可以凌驾于自由与生命之上的头巾法,并不是一部温暖的、有人情味的法律,反而应该是遭人摒弃的陈旧的社会糟粕。即使有古老教义的基础,但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固守不合时宜的事物,以此阻碍人民获得自由和权利,甚至不惜伤害人民的生命,哪怕披着法律的伪装,也属于恶法而非法。恶法不应当受到认同、尊重和遵守,应当被废止和取缔。
不仅仅是头巾法,不仅仅是在伊朗,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名义的“恶法”,最终都将“非法”。
对头巾法的废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