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忍受家暴60年,裸捐3568万,丈夫死后她说:都是我的错

叶嘉莹:忍受家暴60年,裸捐3568万,丈夫死后她说:都是我的错

提起叶嘉莹先生,相信许多朋友都不会陌生,她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女先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继王国维之后最重要的诗词大家。

她一生执教多年,桃李满天下,早年的她,历经战乱,辗转他国,但是她却从未有过一刻忘怀祖国的故土。

2018年,95岁的叶嘉莹先生变卖家中所有房产,把一生的积蓄捐赠给祖国文化,共计捐赠3568万元,用于设立南开大学“迦陵基金”,而她自己却吃着最朴素的饭菜,过着最简单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将祖国传统诗词歌赋发扬光大,培育了一批批古典文学人才的老先生,在感情和家庭上却饱受磨难。

2010年,叶嘉莹的丈夫赵钟荪去世,有学生听闻消息后,问她:先生这一生是否体验过爱情?

叶嘉莹闻言一愣,随即摇摇头:从未有过。

而在被问及,当年为什么要嫁给赵钟荪时,她却直言:都是我的错。

到底是怎样的婚姻,让徜徉在诗词歌赋情感海洋里一生的老先生,直至80多岁,在被问及情感和婚姻时,这样直言坦荡,说出这样的感悟呢?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01、叶嘉莹童年:新时代少女初长成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平,祖上是叶赫那拉氏,与纳兰容若同出一族,父亲叶廷元毕业于北大英文系,母亲李玉洁曾在女子学校任教,可谓是真正的名门书香世家。

叶嘉莹从小饱读史书,在诗词歌赋上颇有天赋,6岁时,家里为她请来了教书先生,教授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在很多年后,叶嘉莹曾在采访中说《论语》对她的人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若是出生在和平年代,这样的出身,定能让叶嘉莹成为一个大家闺秀,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生不逢时,世事难料,谁也不曾想到,当年的名门小姐,最终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导致半生颠沛流离,晚年才能回归故土。

1937年,因战事,父亲叶廷元在混乱中音信全无。好在,17岁的叶嘉莹如愿考上了北平四大名校之一的辅仁大学,这才让她稍许心安。

然而,不久后,母亲李玉洁却因患癌症去世,这对叶嘉莹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叶嘉莹的伯父和伯母是个随和的人,看着无父母可依的她们实在可怜,便将叶嘉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接到家中一起生活。

1942年,叶嘉莹遇到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人,她的文学导师顾随先生,这让叶嘉莹更加醉心于文学,乃至后来她流离失所,遭遇婚姻的不幸,顾随先生的笔记,都是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动力。

1943年,叶嘉莹(二排右一)与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

在辅仁大学读书的4年中,叶嘉莹非常勤奋刻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不谈恋爱,不旷课,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好学生。

但这样的形象,却让男同学们对她敬而远之,以至于当她大学毕业时,男同学给了她16字评语:“黜陟不知,理乱不闻,自赏孤芳,我行我素”。翻译过来就是,这姑娘好“高冷”。

叶嘉莹大学毕业照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学生,心思单纯的姑娘,在大学毕业后,留校执教的生涯里,却遇到了毁了她一生幸福的男人——赵钟荪。

02、抱着善心同意结婚,将就的婚姻终究难以幸福

人们都说,民国时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多少美人,爱情佳话,然而,与同样出名的林徽因、陆小曼相比,叶嘉莹的情感就像是平日里的白开水般,单调且索然无味。

按理说,像叶嘉莹这般出身名门世家,要颜值有颜值,要才学有才学的女子,怎么着也得有个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退一万步讲,也应该是个不乏众多者追求的大家小姐。然而,事实上,在那样一个多情的年代,她竟然连一封情书都没有收到过,以至于,当她被赵钟荪展开热烈的追求时,一下子就招架不住了。

叶嘉莹与赵钟荪的相识,源于别人的撮合。

1946年,大学毕业后22岁的叶嘉莹被分配到了佑贞女中担任国文老师,在那里她遇到了中学的英语老师,也就是赵钟荪的堂姐。

赵钟荪的堂姐看着才华出众的叶嘉莹,心下忍不住的喜欢。当时恰逢赵忠荪来北平看望她,于是便在机缘巧合之下,安排了两人的见面。

不成想,正是这一面,让赵钟荪对叶嘉莹动了情,一见钟情之后的他,便对叶嘉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当时的赵钟荪还在秦皇岛工作,为了能时常见到心中的爱人,他也不怕辛苦,时常从秦皇岛往返北平,这样长期的奔波和请假,竟然让他失业了。

而后,在来北平的路上,赵钟荪又不幸染上重病,听闻这个消息的叶嘉莹,心中忍不住的愧疚,她觉得都是因为她,才会害得赵钟荪失业染病,她心下免不了同情又内疚。

于是,当赵钟荪来到北平落脚的时候,叶嘉莹便时常来家中看望他,照顾他的起居。

后来,赵钟荪痊愈了,他又借着问题之故时常跑去找叶嘉莹,一来二去中,叶嘉莹觉得眼前这个男人似乎还不错,但仅此而已,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内心缺点什么,但她却能确定,这不是爱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后来叶先生的回忆中,她说道:她常常在想,人家那些小说、电影都把爱情说得那么美好,当时的她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

然而,当初的叶嘉莹却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她只知道面对赵钟荪的猛烈追求,她实在不好意思拒绝。

1948年,赵钟荪的姐夫在南京给他介绍了一份海军军官的工作,为了让叶嘉莹同意自己的示爱,自私的赵钟荪向叶嘉莹求婚了。

那天,在叶嘉莹任职的学校门口,赵钟荪等在那里,他把叶嘉莹拉到一个偏僻的街角,随后,他说:姐夫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过几天我就要赴南京任职了,你与我一起去吧。

听到这话的叶嘉莹,一开始是非常震惊的,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赵钟荪却激动地说:我说,请你嫁给我。

还没等叶嘉莹反应过来,赵钟荪又说了一句:如果你不同意的话,那我就不去南京了。

心思单纯的叶嘉莹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她想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对她还不错,他姐夫好不容易在南京给他找了个工作,机会也不容易。

之前因她的缘故让赵钟荪失业染病,她心里已然感到十分愧疚。如今赵钟荪这般说辞,看着面前瘦弱的男人,她实在不忍心拒绝,于是,她便顺势同意了。

然而,没想到是,她的这一草率决定,却让她这一生再也没有尝试过情爱的滋味。

对于这件事,叶嘉莹后悔至今,晚年,当她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说:都是我的错,抱着善心做错了事。

1948年3月29日,叶嘉莹随着赵钟荪来到上海结婚,没有轰轰烈烈的婚宴场面,只是两家人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饭,照了几张结婚照。

当时的叶嘉莹以为此行的目的就是结婚,很快就能回来,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就是几十年,好在当年的她,除了随身的衣物,还带上了顾随先生的笔记,这将陪伴着她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叶嘉莹与赵钟荪结婚照

事实上,叶嘉莹和赵钟荪的这场婚姻,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第一,金钱方面。叶嘉莹出生名门,有自己的工作,有积蓄,平日里出手也大方。反观赵钟荪,就比较落魄了,一是寄人篱下,靠姐姐姐夫救济,二是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积蓄,经济拮据,当时回南京结婚的路费钱,都是叶嘉莹出的。

第二,精神层面。叶嘉莹饱读诗书,钟情于诗词歌赋,对于从教事业,她更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爱国情怀。然而,赵钟荪却是学无所长,在精神上是无法与叶嘉莹产生共鸣的。

第三,情感方面。从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年轻时的叶嘉莹对于情感的开悟其实是比较迟钝的,而反观赵钟荪呢,从他“逼婚”的行为来看,其性格上多少有点自私和阴郁,这类型的人在婚姻中往往会产生“偏执”情感,以自我为中心,并在以后的交往中,不断给对方施加压力,逼迫其顺从。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没有爱情基础,且在物质基础、精神层面、情感共鸣方面都不对等的婚姻,确实难以幸福。

因此,尽管叶嘉莹是如此美丽又有才华的女子,然而,当她面对爱情和婚姻的抉择时,她以为一个男人对自己好,就可以托付一生,却不曾思考,这个男人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她的善良、温顺和容忍,为她的不幸婚姻奠定了基础。

03、婚后遭遇家暴,为了孩子隐忍一生

婚后不久,叶嘉莹便随着赵钟荪来到南京任职,由于赵钟荪生活上的拮据,当时的他们只能在南京临时租房子住,房租是叶嘉莹出的,而租来的房子,除了一张床和一个小火炉,其他什么都没有,可谓是家徒四壁。

1948年11月,由于种种原因,叶嘉莹跟随丈夫赵钟荪来到了台湾。

初到台湾的生活非常艰难,那时候的叶嘉莹和赵钟荪双双失业,穷得连一根冰棍都不敢买来吃。

那时的叶嘉莹一遍一遍的问自己:我怎么就来这里了?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呢?然而,并没有人能给她答案。

好在老天爷并没有让她苦难太久,来台的一年后,她怀孕了,孩子的到来冲淡了她对生活的烦闷,幸运的是,没多久她就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到了一所女子学校教国文。

生活的充实,经济上的独立,让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1949年8月,大女儿言言出生了,此时的叶嘉莹还在学校教书补贴家用,日子虽苦,但还能苦中作乐,对于当时的叶嘉莹而言,她已然很知足。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

在言言4个月大的时候,赵钟荪被捕入狱,随后不久,叶嘉莹也因受到牵连,被关了起来。

好在没多久,她就被放了,但也因此丢了工作,举目无亲的她,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投奔赵钟荪的姐姐,开始了她寄人篱下的生活。

后来,在对叶嘉莹先生的采访中,她有提到过这段往事,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生活。

大姑姐家并不宽敞,只有两个小小的卧室,已经住满,叶嘉莹和女儿只能睡在过道里。

为了不影响大姑姐一家的休息,平时没事的时候,她就抱着女儿跑到树下打发时间,到了晚上她把言言哄睡了,她才到走廊铺上一条毯子,在地上睡下。

第二天早上,她永远都是起的最早的那个,生怕妨碍到别人。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只能靠别人接济,这样的日子,她过了快1年。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联系到了远在台南的父亲,在父亲的接济下,她的日子稍稍好过了那么一些。

随后,在堂兄的介绍下,叶嘉莹来到台南一所私立学校教书,居住的问题也得以解决。更让她开心的是,虽然日子依然清苦,但自力更生的尊严带给她精神上的愉悦,远胜于生活带给她的磨难。

1970年,叶嘉莹和父亲在温哥华合影

1953年,赵钟荪被释放。然而,叶嘉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将是她婚姻生活噩梦的开始。

或许是历经了3年的牢狱之灾,出来后的赵钟荪性格变得乖戾、暴躁、喜怒无常,一言不合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是对叶嘉莹实施家暴。

他把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全归咎于叶嘉莹,有时候说的激动了,他就开始动手,对叶嘉莹拳打脚踢。

叶嘉莹实在没想到,这个同床共枕多年的男人怎么就变成了这样?那段时间,她常常以泪洗面,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身上的伤痕,即使是大夏天她也穿着长袖去学校。

后来,小女儿言慧出生了,重男轻女的赵钟荪更是变本加厉,对叶嘉莹进行了更为恐怖的家暴。

他将生不出儿子的叶嘉莹看作是扫把星,后来甚至将自己人生的不如意都归咎于叶嘉莹。

这样的生活,让叶嘉莹开始频繁做起噩梦,时常害怕得惊醒,她甚至动起了轻生的念头,她认真的想着哪种方式才能让自己最不痛苦的离开这个丑陋的男人。

但看着年幼的女儿以及对诗词的热爱,还有未完成的执教梦想,她最终还是选择活了下来。

自此,她对于赵钟荪的态度,就是不管、不闻、不问、一切随他折腾,而她也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她在教育的事业里终于找回了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童年成长经历往往会影响她的一生,甚至是对她的个人婚姻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叶嘉莹先生的成长经历来看,尽管她出生名门,但由于当时的世家大族对于女性家庭观的教育还属于保守派,因此,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和世家大族所传递出的封建思想还是侵入到了骨髓,骨子里那套三从四德的观念也依旧未能彻底摆脱。

而赵钟荪呢?

由于那个时代对男子的教育,多以男子为中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妥妥的“大男子主义”,因此,当他的能力满足不了社会要求时,他的“自大”让他变得阴郁、怪癖,甚至于他把自己的“无能”和不如意,全部归咎于叶嘉莹身上,他见不得女性比自己成功,比自己强。

尽管,婚后的叶嘉莹已经发现了身边的男人是如此自私、自大和暴戾,但由于旧时代女性骨子里的传统观念,让她选择了顺从和默默忍让,甚至于,在赵钟荪去世后,她都能谅解他的所作所为。

因此,在这场错误的婚姻中,叶嘉莹是注定吃尽了暗亏,无法言于口。

04、教书育人,桃李天下,面对丈夫离世无悲无喜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一生执教70年,90岁高龄仍然站在讲台上。她半生游历各国,先后在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古诗词,然而,这都不是她内心的选择,她摆脱不了命运的枷锁,但却寄情于中华古典诗词歌赋。

她始终铭记的是,要把中华古典文化传承到世界各地,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华诗词的美丽,这是她一生的事业,也是她的骄傲。

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始终想念的,依然是祖国的故土。

1979年,受李霁野的邀请,叶嘉莹获得了回国讲学的机会,首站为南开大学,当时的南开学子们听闻这个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一时之间南开教室门口人潮涌动,座无虚席。

1979年,叶嘉莹与南开大学教师合影

自此,叶嘉莹先生便开启了长达40年的国内高校巡回讲学。

2010年,赵钟荪去世了,有学生听闻消息,问她是否难过,她摇摇头:无爱,自然无悲无喜。

她始终认为,人生在世,无论多少恩怨,死后都不必再去追究,斯人已逝,恨又有何用?

因此,对于赵钟荪的离世,她只写下“一握临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来总结自己这一生的婚姻。

回看叶嘉莹先生的人生,可以说是幸运的,也可以说是不幸的。她出身在一个有爱的世家大族里,父母亲人都对她关爱有加,如果不是出生在那样的年代,她应该是能够幸福一生的。然而,这只是如果。

童年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心思单纯、善良、顺从的性格,以至于,当她在面对赵钟荪的求婚时,才会因为同情心泛滥而草草答应,这也就注定了她婚姻的悲剧。

好在,她还是叶先生,她把所有的情感倾注于诗词歌赋,并誓要将中华几千年的古典文化传承到世界各地。

她是“诗词的儿女,也是风雅先生”。

2018年,叶嘉莹先生将北京和天津名下所有房产变卖,获得1857万元,并将所得的金额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

随后,她又逐年增加捐款,共计捐赠3568万元,用于设立“迦陵基金”作为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和研究的启动基金。

如今,叶嘉莹先生已是99岁的高龄,她的才华和气韵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暗淡。

从她的身上,我们似乎真正看到了,什么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

我们祝愿,这位99岁的诗词大家,永远健康长寿,平安喜乐。

相关推荐

​《红岩》原型许云峰因无心之过酿成大祸

​《红岩》原型许云峰因无心之过酿成大祸

119

《红岩》原型许云峰因无心之过酿成大祸 1948年2月,因《挺进报》事件而被捕的许建业,时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分管工运的书记,他就是《红岩》的原型许云峰,因为他的无心之过,...

​《济宁日报》嘉祥专题报道

​《济宁日报》嘉祥专题报道

173

《济宁日报》嘉祥专题报道 媒体看嘉祥 3月28日,《济宁日报》嘉祥专刊报道了《嘉祥县:科创园高端筑巢引来“金凤凰”》《党建引领谋新篇》《嘉祥县因地制宜建阵地 法治文化结硕...

​人物志:342场比赛9个冠军,被低估的博斯克

​人物志:342场比赛9个冠军,被低估的博斯克

172

人物志:342场比赛9个冠军,被低估的博斯克 足坛历史上鲜有履历如同博斯克那么出色的主教练,前西班牙主教练是一位被轻视的战术专家,他曾率队赢得了所有可以赢得的荣誉。执教...

​日本历任天皇

136

日本历任天皇 日本从古代起即没有改换朝代,始终为皇室一系(号称“万世一系”)。 1、神武天皇(じんむ)前660年2月11日—前585年3月11日 在位75年 2、绥靖天皇(すいぜい)前585年...

​康熙皇帝35个儿子的人生结局

​康熙皇帝35个儿子的人生结局

72

康熙皇帝35个儿子的人生结局 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其中序齿的有24个,因早夭而未序齿的11个,以下是他们的生平和结局的介绍。 1、皇长子:允禔 允禔(1672年3月12日-1735年1月7日),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