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及鉴别诊断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俗称打火印)。并可转为慢性的多发性关节炎。
流行病学,主要发生于猪、牛、羊、狗,马和禽也有感染,人感染称类丹毒。一年四季都发生,北方夏季多雨季节流行最盛,南方冬、春也可形成流行高潮。架子猪多发,母猪及哺乳仔猪也可发生。
临床症状
潜伏期3~5天(最短1天,最长7天)。
1.急性败血型\最急性的晚上还吃食正常,第二天早上发现已死亡。多出现于流行之初。
体温42~43℃,稽留3~5天(随着病程的延长,体温逐渐下降),高度沉郁,虚弱,躺卧在地不愿动弹,甚至脚踢也不起立躲避或叫唤。不吃,有时呕吐。眼结膜充血。粪球干,外附黏液。皮肤潮红(俗称大红袍)。死亡率80%。
哺乳和断乳仔猪体温41℃以上,有抽搐动作,能很快倒地死亡。
2.亚急性疹块型体温41℃以上,精神不振,病初食欲失常,口渴,便秘,有时呕吐。病后2~3天胸、腹、背、肩、四肢上部皮肤发生方形、菱形或圆形的疹块,稍凸起于皮肤表面,病初潮红充血,并比健康皮肤温度高,指压褪色。后期淤血或紫蓝色,指压不褪色。黑猪不显红色或紫蓝色疹块,但手指用力在皮肤上滑行,可觉疹块的存在。疹块发生后,体温下降,病势减轻,1~2周后自行康复。如病势较重或治疗不当(如用药间隔不规范或不持续治疗),则转为慢性型,其症状表现为:体温40~41℃,四肢关节肿胀,尤其是腕、关节明显,僵硬疼痛,关节变形,跛行,减食或不食,消瘦、虚弱、厌走动,喜伏卧。
初生仔猪1日龄仔猪体质较好,活力不强,颤抖,有的全身或局部水肿,眼睑半开半闭,叫声嘶哑,不吸乳或口含乳头而无力吸吮。有的站立点头,有的在圈内盲目行走。部分吻突、尾尖、四肢末端部分显紫红色,最后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叫声无力,以致死亡。2~3日龄仔猪,一般自行或在辅助情况下能吮几次乳,但不久即无力吸乳,精神委顿,被毛粗乱,皮肤呈蜡样色。喜扎堆躺卧,或单独钻入草窝。强迫行走,则行动缓慢无力,叫声嘶哑,体温40℃左右。部分仔猪胸、腹、四肢内侧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个别呼吸困难,咳嗽。
病理变化脾樱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钝圆,切面外翻隆起,白髓周围有红晕(颜色更深的小红点),脆软的髓质易于刮下。全身淋巴结肿大,显著充血和点状出血,切面灰白多汁,周边暗红色。胃肠有卡他性炎症,胃底及幽门部更较严重,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常伴有许多小点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前部有出血性炎症。肾体积增大,呈弥漫性暗红色。被膜易剥离,有少量出血点呈花瓣样(即在暗红的基础上有灰白、黄白、暗红色大小不一的斑点)。纵切可在皮质发现暗红色小点。肝充血,呈棕红色,暴露于空气中变鲜红色。心囊积水,心内外膜可见小点出血(突死者不明显)。肺充血水肿,偶有出血现象。慢性型常有溃疡性和菜花样心内膜炎,一个或数个瓣膜特别是二尖瓣膜表面被着疣状物(肉芽组织或纤维素性凝块组成的灰白色血栓性增生物)。关节肿大坚硬,关节腔内有浆液或纤维素渗出物,以及滑膜有肉芽组织增生,关节软骨表面形成溃疡。
初生仔猪80%膀胱充满尿液,肾有不同程度针状出血点,有的呈密集状,部分肾苍白(尤以2~3日龄死亡的仔猪更明显),膀胱、喉头黏膜、心外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斑)。皮下脂肪苍白,有的皮下水肿。少数胸腹腔有积液。胃内有未消化乳汁。肝肿大,呈土黄色,胆囊有的充盈。少数脾边缘有梗死灶。
诊断要点败血型体温高达42~43℃,躺卧不动,踢之无反应,眼结膜充血。疹块型体温41℃以上,皮肤有方形、菱形、圆形疹块。慢性型体温40~41℃,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和僵硬,消瘦。剖检可见:脾呈樱红色或暗红色,白髓周围有红晕,淋巴结肿大,切面灰白色,周边暗红色。肝呈暗红色,暴露在空气中变鲜红色。肾被膜有少量出血点呈花瓣样。胃肠卡他性炎症。慢性型心瓣上有灰白色血栓性如菜花样赘生物。纤维素性关节炎。
耳静脉血或疹块边缘血或死猪心血、脾、肝、肾、淋巴结抹。片,革兰氏或瑞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无荚膜、不运动、不产生芽孢的纤细的小杆菌。
将病料制成悬液或用培养24小时的肉汤培养物,小鼠皮下注射0.2毫升,鸽子肌注1毫升,豚鼠皮下注射1毫升,如病料中有猪丹毒杆菌,则小鼠和鸽子2~5天死亡,于尸体中可检出大量猪丹毒杆菌,而豚鼠则无反应。
类症鉴别
1.猪瘟相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5~41.5℃),精神委顿,绝食,皮肤变色等。不同处:虽躺卧不想动,但敲盆唤食即能应召而来,拱拱食盆不食而又回去躺卧,皮肤呈不同于疹块的弥漫性紫红色出血点,体温很少达42℃(不同于猪丹毒败血型)。后肢软弱,行动摇摆,但四肢关节不肿疼(不同于猪丹毒慢性型),公猪尿鞘有积尿和异臭分泌物。一般初期白细胞减少。剖检可见脾不肿胀,边缘有粟米或黄豆大的出血性或贫血性梗死灶,肾表面有密集出血点,膀胱黏膜也有出血点,淋巴结呈深红或紫红色,并表现为出血性炎症,回盲处有纽扣状溃疡。用家兔实验可确定猪瘟。
2.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相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42℃),绝食,初便秘后泻痢,皮肤变色,最急性时头天吃食好,第二天黎明即已死亡,慢性时关节肿胀。不同处:咽喉型咽喉部肿胀,呼吸困难,犬坐,口流涎。胸膜肺炎型咳嗽,流鼻液,犬坐犬卧,呼吸困难,叩诊肋部有痛感,并引起咳嗽。剖检:皮下有大量胶冻样淡黄色或灰青色纤维性浆液,肺有纤维素炎,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与肺粘连,气管支气管发炎且有黏液。用淋巴结、血液涂片,镜检可见有革兰氏阴性卵圆形两极呈明显浓染的短杆菌。
3.猪链球菌病(败血型)相似处:体温高(41~43℃),有传染性,精神委顿,绝食,病初便秘,眼结膜潮红,皮肤变色,(关节炎型)关节肿胀、疼痛,跛行,最急性时头天无任何症状,次晨已死亡。不同处:从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黏液,腹下有紫红斑,后期少数耳尖、四肢下端、腹下皮肤紫红或出血性红斑。剖检:脾肿大1~3倍,呈暗红或紫蓝色,偶见脾边缘黑红色出血性梗死灶。采病料涂片,可见到革兰氏阳性多数散在或成双排列的短链圆形或椭圆形无芽孢球菌。
4.猪流行性感冒相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42℃),眼结膜充血,关节痛,常卧不起,粪干等。不同处:呼吸急促,常有阵发性咳嗽,眼流分泌物,眼结膜肿胀,鼻液中常有血,叩诊肌肉疼痛,皮肤不变色。血液、病料镜检或培养无细菌。
5.猪弓形虫病
(急性期)相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42.6℃),精神委顿,喜卧,绝食粪干,皮肤变色等。不同处:粪呈煤焦油样,呼吸浅快,耳郭、耳根、下肢、下腹、股肉侧可见紫红斑。剖检可见肺呈橙黄色或淡红,间质增宽、水肿,支气管有泡沫。肾呈黄褐色;可见到针尖大坏死灶,坏死灶周围有红色炎症带。胃有出血斑,片状或带状溃疡。肠壁肥厚、糜烂和溃疡。将病料(肺、淋巴结、脑、肌肉)涂片或将病料悬液注入小白鼠腹腔,可见到半月形的弓形虫。6.猪“红皮病”相似处:体温突然升高(40.5~42℃),皮肤潮红,粪干等。不同处:皮肤潮红是从头向后蔓延,一般经3~7天体温下降,恢复正常,采血镜检或细菌培养无菌。
7 猪鼻腔支原体病体温高(40.6℃),沉郁,食欲不振,、腕关节肿胀,跛行等与慢性型猪丹毒相类似。不同处:腹部触痛,身体蜷曲,首次骚扰时出现过度伸展动作。剖检可见有纤维素性及脓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腹膜炎、胸膜炎,浆膜面产生脓性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防治措施
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曾流行过本病的地区,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预防汪射,同时加强检疫,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对污染场地予以消毒。在治疗方面:
1.用青霉素80万~100万国际单位肌注,12小时1次,般用药2天,在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用药1次;或用四环素每千克体重0.5万~1万国际单位肌注,12小时1次也可。
2.如败血型病猪体温已降至40.5℃以下,显示病猪抵抗力已近衰竭(如用脚踢或打针均不反抗或吭声),可与青霉素配伍使用10%安钠咖10毫升(体重50千克以上),有助于增强病猪的抵抗力和加强抗生素的疗效。
3.如因不按时用药而转入慢性,对青霉素已产生抗药性时,则改用土霉素肌注(剂量与四环素同),同时对肿胀的关节涂碘酒,约需用药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