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杂记-28 第一次打工,在北京小庄医院
95年,中考成绩还没下来,我已经下定决心打暑假工了。
17岁,和村里的两个小伙伴一起去了北京。小包工头是本村的,人面带严肃(说白了就是成天耷拉着脸,工作烦心事太多。),其他的方面还都说得过去。
出门前父母的叮嘱只记住了一句“到外边抽烟别抽贵的。”我只是点头答应着,其实那时候我根本就不抽烟。父母都抽烟,所以就觉得孩子也会抽烟吧。
中考后,正是夏天。北京是首都,那时的管理就已经很严格,上工不许穿短裤,上衣可以穿半袖背心,跨栏背心和打赤膊会被罚款。初次打工就选了建筑工,加上天气热和工地要求,干着不是很爽。
果然,没出几天,就买了烟抽,动力是思想上的,现实和理想有差别,导致我想家了。
没出过远门的我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工棚的东面紧邻医院的太平间,可能是医院接诊人数多,重症率高,每天晚上都有哭声从那里传来。被吵醒的时候,我就到工棚外的吸烟区去抽想家的烟。两颗烟下来,脑袋就有些晕乎乎的,半醉的感觉能减轻些许的思乡情。
在工地主场干了没几天,又被分配到了后勤。后勤离闹市有点远,偌大的一个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建筑物资,钢筋、模板、顶桩(那时候还有松木顶桩)、板材……还有应该直接拉入场地的各种用砖,也被寄存在这里。工地工程是扩建,要划出严格的安全隔离带,不能影响正常的医院运行,所以施工区狭窄,只能先存放在后勤。
在这被安排了个抻筋的工作(用减速卷扬机把成捆的那种钢筋抻直,那时候调直机还没普及吧。),工作不累,稍稍有点危险,在接断头的钢筋时容易滑扣,操作时不注意容易被弹到,据说有个大腿被穿了个血窟窿的,只是听说,我没遇到过那种危险情况。另外在处理成捆的钢筋时容易夹手,这个我是被夹到过,血泡是小儿科,严重了要掉一块肉,更严重的手指可能要报废。
说下伙食,在前沿的时候还可以,到了后勤就难多了。馒头有一半的几率是没有发酵的死面,个儿不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口咬下去,馒头上能留下清晰的牙印,就像咬在有些发硬的橡皮泥上。
记得曾把吃不了的硬馒头扔给过一只小狗,或许馒头正好砸中了狗鼻子吧,小狗竟嗷嗷叫着跑开了,狗都不吃我每天在啃的馒头,让我心里很受伤。
干了半个来月,工地临时放假,回家后就再没上去。记得那时小工是17块钱一天,年底包工头给了二百多块钱。
这就是第一次打工,记忆已经模糊的小庄医院。
网上查了下北京小庄医院,现在叫北京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