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寿”的含义|北京大学王守常教授
太湖大学堂·校长公益讲座
《中国文化的特质》
——王守常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国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等)
哲学不能简单用对错讨论
再回来解释这个问题,所以这就是一般和普遍,就是“道”存在的一种方式。但它不能独立存在,他一定通过个别存在,所以,一般存在于个别当中,普遍存在于特殊当中,这不就是哲学问题吗?只是我们把过去的哲学讲得太玄虚、太玄妙了。所以我们就很恐惧、很畏惧这个哲学。其实哲学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识。
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呢,“Idealism”你可以翻译成唯心论,可是这个词在英文里还可以翻译成理念论,还可以翻译成观念论,为什么你是翻译成唯心论呢?那你翻译成唯心论,为什么一定要跟错误联在一块呢?哲学不是一个对错标准判断的理论。哲学是一个讲道理,讲辩证思维方式的一种理论。
所以你不能够简单用对错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你这么讨论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特别流行的,特别受到追捧的,明代的王阳明呢?王阳明不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吗?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有一个大哲学家叫贝克莱。贝克莱跟他的朋友在花园里散步,踢到了一块石头,他说了一句话,“我踢它它就存在,我不踢它它就不存在。”这不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吗?
王阳明也有很重要的几句话,一个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不是儒家的概念,就是佛教禅宗在《碧岩录》说的话。就是,我的心外头没有一个理存在,我的心外头没有一个东西存在。心即理,我的心就是理。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表述。
其实它就表示主观上的强调,如何通过学习王阳明,来发现你是你的主宰。它是讲的这个道理,它并不是在强调什么一个外力,所以很多东西我们在翻译过程当中,习惯使用的一个概念。
然后我们要去听,要树立这个概念在当下语境当中它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长期非常困顿在这个地方。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个问题,接着我们会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仁者寿”的含义
儒家的“仁者寿”和“以德延年”,刚才我们提到这个“死而不亡者寿”这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我们说这个词的注解解得非常好,我们的世俗的观点,一个人的寿命延长是看年岁有多大。王弼这个26岁的一个年轻学者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你活出了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就是一个长寿之人。这句话对我们蛮感动,这位年轻的哲学家给我们理了这一个概念。
那么还有就是“仁者寿”这一块,这块是清代非常著名的一个学者,就是桐城派的一个领袖,这人叫方苞。它也注释了什么叫做“仁者寿”。
第一个,他说“气之温和者寿”,脾气温和的人他就会长寿,这个一定是有道理的。因为得肝癌的人肯定是跟自己生气,跟别人生气,因为气会伤肝嘛。所以脾气温和的人他就会长寿。
“质之慈良者寿”,这个“质”就是本质,用现在的话就是“初心”,“慈良”是关爱他人,就是我关爱他人发自我的本心,这样的人就会长寿。
第三句话,“量之宽宏者寿”,宽宏就是宽容的意思。量之宽宏就是,用俗话讲,这个人的肚量非常大。他可以跟他的朋友很好地交往,他甚至可以跟他不熟的朋友,或者他对他有些意见的朋友,他也能够宽容。那这个人就非常长寿。
第四句话,“言之简默者寿”,这个“言”就是语言。因为我们人和人交往,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述的。可是语言是一个障碍,所以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他们就为这个事有过辩论。一派认为言尽意,就是语言可以把你想象的东西表述出来,还有一派认为言不尽意,就是语言它本身有这样一个缺陷。
所以在语言和语言交流上,就会常常发生理解的偏差,常常会引起冲突,所以有时候说语言是一种暴力,就是这个意思。那你如何对待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通过语言,那你能不能减少一点,少说一点,“默”是不争不辩。如果在语言交流过程当中不需要争论,那这个人就长寿。
所以他讲了四个寿,气之温和,质之慈良,量之宽宏,言之简默,所以他说这个故“仁者寿”。
近年的,现在我们讲的养生业的投资的热情里头,似乎是不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价值问题有所忽视呢?尤其现在你们各位都有手机,然后手机都还专门有养生这个专栏,所以你要看那个你就自己糊涂,今天说吃这个好,过两天又换一个又换一个,微信又出来,吃这个不好,后来你自己到底吃什么好,你就肯定是很糊涂。
我想这个传统的东西讲得就是这么清楚,就很简单,你做到气之温和,质之慈良,量之宽宏,言之简默,你就会长寿。长寿不长寿重要吗?你要活出你的意义和价值。
敬请期待:《中国文化的特质》(十六)传统跟现代不能分开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