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特野马这样的平民肌肉车在中国流行不起来?
首先要说,并不是所有野马、Camaro、Challenger都能算作肌肉车,一些小排量涡轮增压版本,乃至普通V8版本,都只能算是Pony Car。接下来说说原因:
一个字:钱!
在美国,Pony Car和肌肉车的定位是工人阶级的大马力车。不说那些小排量涡轮版本,即使是选了不少配置的V8版本也就4W美金,对于大部分美国家庭来说都可以承受。更不要说几千美金就能买到的二手车了,不少年轻人也都乐意拿一款二手肌肉车作为自己的第一辆车。
而在国内,因为高昂的排量税,肌肉车的价格就要高不少了。官方进口的V8版本的野马就要70W,虽然是V8发动机,但却有着工具车一般的10W级别的内饰,并不是很合算。
现在来看,那些小排量涡轮的Pony Car还是卖得不错的,从3.6的Camaro到2.3T的野马,相比同级别车型,保有量都不算小,毕竟在国内三十几万买个像模像样的跑车,还是蛮划算的。
两个字:文化!
美国地广人稀,需要这种能让人尽情驰骋的车,还有火爆的直线加速赛,也就成就了流行的肌肉车文化。
而国内汽车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人的购车需求还是以实用性为主的,这样一款开起来不舒服、油耗还高的车,并不适合日常的使用。Pony Car更像是买来让别人看的,而同样价钱买辆A4、C级才是大部分购车用户的选择。
小编采访了几位老司机,看看他们怎么说
@如若丶初见:像野马大黄蜂这类的肌肉车,国内看到的较少,国情不同吧,所谓平民,事实在国内都30-50万了,价格并不平民。收入能支撑起这辆车的年纪偏大的会选BBA中级,年轻人也偏向于豪华品牌。野马中规其实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买它多半为了情怀和外观。大部分人还是会坐出更实际的顾家或商务选择,第二辆买野马的可能性比较大。还有就是路况,国内除了高速你跑不起来,各地路况也不一,有首歌这么唱,爱上一匹野马,可是家里没有草原。
@安靜的小楊生:别说在中国流行不起来,肌肉车最盛行的时代,也就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流行过!这三个国家共同的特点是什么?1.够大!2.人够少!3.高速公路很直很长很多!4.汽油都比较便宜,澳大利亚稍微贵一些。人的特点是什么?乐观爱自由吧,比较奔放吧,不拘小节吧,喜欢到处乱窜吧,所以他们有了肌肉车,很大很吵!足够快但是比较笨(不太会转弯)。走高速跑长途很舒服,不过现在你看看,正儿八经的肌肉车已经基本绝迹了。野马和卡玛洛只能算马驹车,这两个车个头达不到肌肉车的标准,道奇的charger和挑战者,再加上何顿的HSV,就是这个星球上仅存的肌肉车了。过高的油耗,不够快的速度,依然笨重的操控,让这种车逐渐失去了市场。其实我很希望肌肉车能够活着,哪怕就是看一看听一听那不均匀的V8的喘息声,都觉得很过瘾!可是很有可能出不了10年,这种车就会绝迹了!
@说实话不跟风:肌肉车在中国中国市场卖不起来,实用性应该是一个因素。中国通常是一个家庭一辆车,车子能载一家四五口人是很有必要的肌肉车(不论是上世纪还是本世纪)通常是双门四座设计,後座空间还偏小,上下比较不方便,导致了在国人选择的时候不会考虑肌肉车。在外国,可能父母有一辆车,子女各自也有一辆车,国外有一字叫high school car 高中车, 也就是那种高中生打打工也能负担的小车,中国社会状况也不符合。 况且看中国路况,买个四五百匹的怪物,在日常驾驶中却基本无用武之地。
正统肌肉车通常搭载5.0以上的v8引擎,超大的排量使得油耗注定会很高。这也是原因之一(不过既然能买个六七十万的肌肉车,谁还会在意油钱呢)於是乎,新福特野马提供了2.3 ecoboost ,300匹马力 兼顾了经济性和娱乐性,目前国内也有得卖还有就是品牌问题吧。我认识一些玩车的朋友,不乏有钱的。他喜欢美式肌肉车,但开的是保时捷。问他为什麼,他说 你买个车开上路,总要有人认识吧。 品牌是国内很多人买车要考虑的。以野马为例,2.3的要40万,5.0的要七十万。如果有同样的预算,我想更多的人会倾向买bba吧。肌肉车在美国售价十分低,入门级也就20万,顶配也就五十万人民币。一进中国直接翻倍。不过这也是国家政策, 就不多谈了。
@弄不醒豁:因为产品线不够丰富,改款不贴合中国风格。中国人注重的第一实用,第二价格,第三品牌。在结合详细的话说实用性就是空间内饰造型,进一步就是油耗隔音悬挂中控。更进一步故障率,保值率,细说就是倒车影像,一键启动,自动启停,氙气大灯等等。价格不用说,以上都有价格不贵肯定是自主品牌,品牌不用说,以上都有国际大牌肯定不便宜。野马的国内产品线太单一了。只是福特下面一个跑车系列,如果跟bba的amg.rs.m一样未必不会有人买,但是一样了又怎么算是纯正的野马呢。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