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钧是359旅首任旅长,四年后却成副旅长,都是一记耳光惹的祸
1942年,陈伯钧转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副旅长一职。要知道,陈伯钧早在4年之前八路军初建之时,就已经是八路军120师359旅首任旅长了。
那个时候的旅长地位可是相当了不得,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但陈伯钧为何却在四年时间过去以后,反倒成了副旅长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起来都是因为陈伯钧当年打的一记耳光,这件事也让陈伯钧后悔不已。
冲突
陈伯钧在军中的资历颇深,早在北伐时期就已经参军,后来又成为黄埔六期生,在武汉分校与陈毅、徐向前等几位开国将帅都有过接触。也正是因为这样,陈伯钧很快就接受了进步思想,成为革命的一份子。
南昌起义之前,陈毅与陈伯钧已经商量好,要一同赶往南昌参加起义。但他们赶往南昌途中却遭遇了反动军队的扣留,最终二人虽然都逃了出来,但陈毅追上了南昌起义部队,陈伯钧却没能追上,转而参加了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以后,两人再次聚首,陈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伯钧则成为一名连长。不过,可不要小瞧了当时的连长,当时与他同为连长的人中,可是出了一位元帅的。
而且,陈伯钧此后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凭借自身能征善战的本事和黄埔生的身份,短短几年时间就从连长升为红五军团参谋长。长征开始以后,陈伯钧更是直接升为红13师师长,成为一名军事主官,在长征途中率部屡立战功。
从陈伯钧的军旅生涯来看,总体来说还算是顺利,除了因为与张某斗争时遭到下放,在红军大学当了一阵子教员以外,便没有再经历什么风浪了。而且,这样的波折时间也不长,很快又被贺老总提拔为红六军团长,接的是萧克的班,可见组织上对他的器重。
此后,红军改编八路军时,陈伯钧以红六军团长的身份,出任了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一职,也就是该旅的首任旅长。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当时可谓是人才济济,尤其是115师的师长、副师长和政训处主任,那都是后来的元帅。
只要翻开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名录,那绝对一个个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许多人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将帅。陈伯钧身为旅长,未来的成就自然也不可小觑,可惜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却险些毁了他的军旅生涯。
1937年10月,距离八路军成立刚刚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许多事情都需要整理平顺,陈伯钧忙得不可开交。彼时的天气已经逐渐转凉,359旅的战士们还都没有棉衣穿,这是最让陈伯钧着急的一件事。
此前,他已经提前向八路军总部递交了采购棉衣的申请,但费用却迟迟没到位,直到10月17日这一天才终于来了消息,陈伯钧申请的采购棉衣款项已经拨发下来了,他随时可以派人去延安取。
陈伯钧闻讯非常高兴,立刻叫来了部队里的老袁,让他马上动身去延安。老袁是部队里的老会计,钱款方面的事一般都由他负责,接到旅长的命令之后, 老袁也非常高兴,答应一声后转身就离开了。
陈伯钧目送老袁走出屋子,就立刻召集旅部的干部们过来开会,研究一下款项到位后采购棉衣的事情。正在陈伯钧与众位后勤干部商讨此事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不和谐的争吵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大,令陈伯钧的会都开不下去了。
惹祸
有些生气的陈伯钧立刻向门口走去,打算看看是怎么回事儿,一边走一边喊了一句:“谁在院子里吵呢?”刚走出门的陈伯钧,就瞧见了正在争吵的两个人,一个人是卡车司机,另一个人则是准备去延安取款的老袁。
陈伯钧看到老袁还没走出旅部大院,就走上前询问缘由,老袁这才有些委屈的告诉陈伯钧,原来这位卡车司机正好要去延安,他便想着要搭顺风车,没想到这个司机竟然不同意,还出口伤人,老袁忍无可忍才和他争执了几句。
当时的情况是,这辆卡车停放在旅部的大院里,但这辆卡车不归359旅管,属于一所摩托学校所有。这所摩托学校颇为特殊,直属军委,教学地点就设在延安的一个机场。
这位出言不逊的司机,正是这所摩托学校的学员,由于当时汽车不多,属于稀罕物,汽车驾驶员也比较稀缺,其中一些学员还有过去苏联留学的经历,学过坦克技术和炮兵技术,算是当时国内的人才。
再加上这些学员的年纪不大,难免会有一些傲气,但顺路去延安却不让老袁搭顺风车还是他的不对,尽管他不归旅部管,但也应该互相帮助,而不应该拒绝老袁,还狂言:“你算老几?”
最要命的是,这位年轻学员对老袁出言不逊也就罢了,他还不认识陈伯钧旅长。陈伯钧上前向他询问情况时,这位年轻学员仍保持傲慢态度,在陈伯钧问他知道老袁打车去延安干什么吗?他竟然回怼道:“关我屁事?”
陈伯钧是一位老革命,一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不知道见过多少风浪,却从未见过有人如此无礼的对他说话。陈伯钧耐住性子问了一句:“你说什么?”哪知这位年轻人仍然不知深浅,又说了一句:“关你屁事!”
这一句话彻底激怒了陈伯钧,他实在是怒不可遏,抬手就给了对方一记耳光。陈伯钧是军人,对方结结实实挨了一记耳光后,顿时踉跄后退几步,半天才缓过神来。他自知不是对手,没敢继续惹怒陈伯钧,驾车返回延安后才知道陈伯钧就是旅长,对校部称旅长打人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旅长教训一个出言不逊的年轻人,本不算什么大事。但陈伯钧打出的这记耳光却对他造成了巨大影响,因为“旅长打人”这件事儿,甚至闹到了毛主席那里,让他立刻去延安面谈。
一段往事
此次面谈,陈伯钧遭到严厉的批评,而且直接被留在延安学习,原本已经准备率部去前线抗日的计划的也搁浅了,直接让副旅长王震率领359旅奔赴前线,后来又直接将王震扶正,正式成为359旅旅长。
陈伯钧为何会遭到如此重的处罚?其实毛主席对他一直以来都很赏识,但当时也只能从重处罚,除了当时“旅长打人”这件事在延安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外,还与当年的一件往事有些关系。
陈伯钧当年在井冈山时期,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战友,也是他当时的上级,名叫吕赤。吕赤同志是黄埔四期生,又与陈伯钧是老乡,所以两人的关系非常要好。陈伯钧当时手中有一把缴获来的破旧手枪,已经到了不能使用的程度,但陈伯钧还是十分珍爱,经常拿出来把玩。
吕赤见到陈伯钧对这把破旧手枪如此爱惜,就开玩笑说陈伯钧拿的是一块废铁,或许是这句话激发了陈伯钧不服输的斗志,从此以后开始寻找各种枪械零件来修复这把手枪,最后还真让他给修差不多了。
陈伯钧这个时候拿着手枪去找吕赤,向吕赤展示手枪期间,意外发生了,这把手枪走火,将吕赤的生命永远定格。当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反应过来以后就将陈伯钧给抓了起来,要处死他给吕赤偿命的呼声很高,陈伯钧本人也吓坏了。
后来毛主席知晓这件事后,深感惋惜,但他的目光更长远,认为军队中已经因为意外失去了一位黄埔生,如果再枪决陈伯钧就会再失去一位黄埔生。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场意外,陈伯钧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便处死陈伯钧也挽回不了任何损失。
最终,陈伯钧活了下来,但为了平息众怒,毛主席下令打陈伯钧一百大板,算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只不过一百大板下去,恐怕人还是会死,后来打得陈伯钧吐血,在场的众人出面求情,这才将奄奄一息的陈伯钧救下来。
陈伯钧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这件事也成为他此后一生之痛,除了自己内心的愧疚外,还有无数双眼睛始终盯着他。这次打人事件闹大以后,影响非常不好,若是不能处理好,很容易让一些人旧事重提,到时候陈伯钧的处境恐怕更难。
所以,陈伯钧因为一记耳光遭受了重罚,整整四年时间都没有回到部队。一直到四年后才回归部队,但职务也只是副旅长,比之当年还要低上半档,其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陈伯钧将军自己才能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