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者也—中国僵尸等级种类
#新作者扶植计划+第二期#
僵尸传说源于明清时代,属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的鬼怪。
明清小说的盛行造就了独特的志怪文化,从古至今志怪题材小说经久不衰,其记载可见于清朝袁枚的《子不语》,其中关于僵尸就记载很多,像《僵尸抱韦驮》、《僵尸夜肥昼瘦》、《焚尸》…以及同时期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尸变》、《喷水》篇目,都是关于僵尸的,也是其中最恐怖的几章。而在更早之前,中国古籍中对僵尸的解释,只是单纯的僵死之尸的意思
(以下含高能预警)
僵尸长什么样?
坊间传说,僵尸是死后因为尸体阴气过重而变成的怪物,没有人性,毫无理智,双手向前横着伸直展开,且用双腿不停跳跃,移动的行尸走肉,除了头部和四肢,身子其他部位难以运动;会以咬人吸血传染尸毒,被咬者若不在尸变之前救治,就会彻底变成僵尸无法恢复。
《阅微草堂笔记》曾对僵尸的貌作出描述:“白毛遍体,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齿露唇外如利刃类接吻嘘气,血腥贯鼻。”
《续子不语》当中,提到了曾经有云南矿工遇土压不得出,或数十年,或百年,为土金气所养,身体不坏,化成干麂子。
现代人对僵尸的直观印象大多来源于僵尸电影
在此不得不提僵尸电影的开山之作是香港著名演员林正英的《僵尸先生》,是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此外林正英自创演绎的僵尸系列电影,极大增强广大民间观众对僵尸传说的宣传力度和印象,其中许多的经典设想影响了后人对僵尸这一灵幻怪物的认知。
僵尸的种类
(僵尸并非都是茹毛饮血的刻板影响)
据《子不语》及《阅微草堂笔记》所记载,僵尸还有三个别名:移尸,走影,走尸
中国民间传说共分一十八种:僵尸、血尸、荫尸、肉尸、皮尸、玉尸、行尸、诈尸、汗尸、毛尸、走尸、醒尸、甲尸、石尸、斗尸、菜尸、绵尸和木尸。
其中最凶狠的是僵尸和血尸,怨气最大的是荫尸和斗尸,
最善良的是肉尸和醒尸
《子不语》把僵尸分成八个品种:僵神、旱魃、灵尸、 金尸、银尸、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飞僵是其中一种。
综合文献中提及了几种死后未腐的尸体:紫僵、白僵、黑僵、绿僵、毛僵、飞僵。有类似僵尸。
变魃僵尸能飞,做成旱灾。
紫僵,刚成型时的僵尸,这时浑身呈现紫色,身体能够初步保持不腐烂,修炼后能够带动尸气,让身体的紫色越来越浓。死后身体呈紫色确实是存在的,不过不是恐怖片里那样的僵尸,只是一具尸体罢了。现代科学认为,身体呈紫色是因为中了一种毒素,血液被染成紫色死后蔓延到全身。
白僵与黑僵,尸体的颜色呈白色或黑色,毛色也是同样颜色。白僵尸的行动迟缓,非常容易对付,它极怕阳光,也怕火,怕水、怕鸡、怕狗、甚至怕人。
绿僵,尸体散发出的尸气和僵尸的身体为绿。和白僵、黑僵相比,跳跃极快,不怕人,不怕家畜,唯独只怕阳光。
毛僵,尸体身上长出毛发,是出了名的铜皮铁骨,修为越高,身体越结实。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开始不畏惧凡火,甚至还不畏惧阳光。
飞僵,是修炼有成的千年僵尸,直隶安州出现过。飞僵可以擅长法术,身体不坏,因为这种僵尸能飞,所以称之为飞僵。
《神异经》载:「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两目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
还有一个起源不明的说法,指僵尸能成妖,变魃化犼。不管是最低等的紫僵,还是最高等的不化骨,均可进化为旱魃;旱魃又可再进化成究极形态:“犼”
可以归结为:普通僵尸(八种类型)——鬼魃(旱魃中的一种)——犼(神兽)
如何打造标准僵尸
各种灵异盗墓小说的读者肯定不会陌生,尸体变为僵尸,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尸变,尸变可由各种各样方式的产生,染上尸毒、借生人的阳气、风水问题、照到月光、黑猫经过、被恶灵等邪物附身、魂离魄留、被雷电击中等等。
《阅微草堂笔记》将尸体变成僵尸的原因分成两项:新尸突变、葬久不腐,但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僵尸
民间还流传着一些通过炼尸术来人工炼养僵尸的说法。
道教法术中也有“太阴炼形”之所,所谓太阴炼形,就是指人死后可以炼形于地下,爪发潜长,尸体如生,久之便能得道成仙。后世所穿的炼尸术等法术,都是借鉴了道教“太阴炼形”一说。
下期继续归纳旱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