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期,杨广死后,隋末宗室的结局有多悲惨?
你知道隋朝末期是怎样的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张养浩曾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短短数字之间,道尽了王朝更迭,战乱不休带给民间百姓的苦难,平凡质朴的百姓,永远都是战争、政治斗争最大的受害者,然而每当朝代更迭,国将不国之时,有这样一群人也同样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轻则无家可归,重则身首异处,那就是一国之宗室。隋末天下大乱,关中的李渊,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瓦岗李密相继登上这次争夺天下的舞台。在这场乱世中,还出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那就是在杨广死后,同时出现了三个小朝廷,长安李渊、洛阳王世充、江都宇文化及,向我们展现了隋末宗室的悲惨结局。
一、江都兵变之中的仓惶
1.杨广之死
晚年的杨广其实早已经没有了往日修建大运河、北征高句丽的雄心壮志。杨广早年间修运河、北征外族、安定天下,做的应该说都是有利于千秋大业的事情,然而杨广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杨广年间征发民夫次数多、数量大,对当时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这些工程现在看来确实利在千秋,但在当时却引得百姓震怒,最终演变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晚年的杨广流连于江南之地,巡游扬州,到达了江都,一直在这里流连,对于外界的战争不问不顾,任其发展。其实杨广这种状态,也是对天下人心灰意冷的表现,因为在杨广眼中,其所为是在为天下人谋利,然而最后反对他的也是天下人。最终杨广选择靡靡度过余生,在江都不仅仅是杨广,连其所带的大臣也每日醉酒,江都的暮气沉沉与天下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杨广最终也被自己手下叛变的将领缢弑,一带雄才大略的帝位,就这样陈尸于自己纵情享乐的宫殿之中。而杨广的死,其实引发的最大的变动就是国家没有了统治者,因为杨广的长子杨昭死后,杨广便一直没有册立太子,而余下两子:齐王杨暕、赵王杨杲也在江都兵变被杀死。这样一来,各地掌控了隋朝宗室的起义军便想办法立自己手中的隋朝宗室为帝,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2.宇文化及的傀儡——秦王杨浩
秦王杨浩是隋炀帝杨广的弟弟杨俊的儿子,杨俊早年骄奢淫逸,不仅仅不受隋文帝喜爱,还被自己的王妃毒杀,而因为这个原因杨浩也一直没有继承王位,直到隋炀帝继位,才又允许杨浩继承秦王之位。而杨浩早年和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有交情,所以当叛军屠戮隋朝宗室的时候,唯有杨浩得以幸免。
因为当时组织反叛的人大多为军队将领,杀人在行,但是组织政务、安定民心之时却不行,最终推举宇文化及来把控全局。隋朝当时的宗室子弟,除了杨浩大多惨遭毒手,而宇文化及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于是便立杨浩为皇帝,自己担任大丞相,掌控百官。在江都拥兵数十万,成为了当时影响力较大的军事集团。
然而杨浩这个傀儡皇帝也没有当多久,由于宇文化及与瓦岗军在洛阳城外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兵力所剩无几,败走魏县。这个时候的宇文化及早已经没有了逐鹿天下的野心,到了魏县没有都是饮酒作乐,然而这还不够,最终他选择将杨浩毒死,自己继位为帝,建国号为许。而杨浩这个傀儡皇帝为帝不足半年便身死。
二、杨侑——大隋王朝最有能力的青年一代
1.年少有为
杨侑是杨广长子杨昭的第三子,杨侑年幼之时便聪敏好学,气度非凡,颇具帝王之象。而杨昭年仅二十三岁便因病去世,而在这之后杨广也一直没有立太子,因此对这个聪慧的孙子杨广非常喜爱,在杨广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未满弱冠的少年杨侑便被委以重任,负责留守长安。虽然杨侑年幼,但是在群臣的辅助之下,年幼的杨侑遇事不惊,处事果敢,做事井井有条,毫不拖沓。
在杨广回来之后,受到了杨广的赞赏,杨广在杨昭死后一直没有立太子,一方面是由于其其余诸子生性放荡,骄奢淫逸,经常触犯杨广的霉头,因此杨广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立太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杨侑天资聪慧,杨广有意对其培养,这也是为什么多次叫杨侑留守长安处理政务了。目的是为了让其熟悉相关流程以及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为了将来做努力。
其实杨侑的才能在那个时候已经展示出来了,杨玄感在杨广北征的时候举兵反叛,杨玄感当时率兵围困洛阳,妄图将东都攻克作为自己的大本营。而此时身在长安的杨侑,虽然杨侑年仅九岁,然而却毫不慌张,最终沉着冷静派兵主动讨伐杨玄感的叛军,将其击败,成功的缓解了洛阳的危机。而这一次的出色表现更是令杨广青眼相加,在之后杨广决定南下江都的时候,将十一岁的杨侑留在长安,命其留守长安。
2.百日帝王
然而在杨广南下不久,各地的起义军军便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当时的杨广北上之路艰难,只得南下,而长安也只得由杨侑驻守。然而关中李渊却坐不住了,选择起兵率军攻入长安。为什么之前李渊不愿举兵而起呢,因为杨广在时,隋朝的军队主力大多囤于关中;而随着杨广的南下,起义军的反叛,关中地区守备空虚,李渊因此趁机入主长安。
但是由于当时杨广虽然被起义军阻隔,困于江南,但是其实力犹存,对于李渊这种有着皇亲国戚身份的人来说,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便决定立杨侑为皇帝,一方面形成了和杨广对抗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自己的正统性,因为手中握有隋朝皇室这面大旗,相对于李密瓦岗寨这种二流的起义军来说,李渊所拥有的声望必然更高。而杨侑即便才能出众,但是面对兵强马壮的李渊,而自己手中无一兵一卒可用,也无可奈何,最终只得拱手让出长安,做一个傀儡皇帝。
然而傀儡皇帝也不好做,杨广在世之时,李渊不敢轻举妄动,还是非常尊敬杨侑的,但是当杨广在江都被杀死的消息传回长安的时候,李渊彻底的没有了顾忌。李渊当时的实力在众多割据势力中应当是属于一流的,于是便立马筹划登基为帝。终于在公元618年6月12日杨侑退位,李渊称帝,建国号为唐,杨侑为帝仅仅177天便下台,次年杨侑便去世身为,年仅十五岁。
三、洛阳城中的困顿——隋朝宗室的悲惨
1.王世充的挟持
当时隋朝的宗室大多都跟随在杨广的身边,如秦王杨浩,以及杨广的两个儿子:齐王杨暕、赵王杨杲。但是也有少数宗室子弟留守在南方,如上文提到的镇守长安的杨侑;当时洛阳的地位和长安一样,因此杨广南巡的时候也往洛阳安排了宗室子弟镇守。那就是杨侗,杨侗是杨侑的哥哥,杨昭的次子。
当时杨广对自己剩下的两个儿子其实并不看重,因此一直将其留在自己的身边,施行着一种变相的监禁。而对于已经逝去的太子杨昭的子嗣非常的看重,经常委以重任,当时杨昭的长子燕王杨倓跟随着杨广南巡,身死于叛乱中;次子杨侗镇守洛阳;三子杨侑则留守长安。而随着杨广被杀,在洛阳掌握军事大权的王世充也开始忐忑不安,妄图有所谋图,于是趁机挟持杨侗立其为帝。
而这样一来,在整个隋朝末年就出现了三个代表中央政权的朝廷。江都宇文化及掌控的秦王杨浩,直接继承的是杨广的皇位,统率的是大隋最正规的军队,实力强劲;而长安地区的李渊挟持杨侑,据有关中,而且长安是隋朝的国都,设施完备,人才集中;洛阳王世充挟持了杨侗,占领了洛阳这个大隋的第二皇都,同样人才完备。一时间,隋朝未灭,却已经呈现了分裂之势。
2.杨侗惨死
其实论皇位的正统,杨侗应该说是最正统的,秦王杨浩自然不用说,其属于杨广的旁支,血缘关系并不算亲近;而当时杨广的子辈,都已经逝去,唯有其孙辈还有人活着,而其中年龄最大者就是杨昭的次子杨侗。且杨侗的继位是在洛阳朝廷众多大臣的共同推举下完成的,但是由于这些人都是文官,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依旧要听从握有洛阳军权的王世充的调配。
因此当时的三个朝廷的傀儡皇帝洛阳的杨侗其实是最悲惨的,因为李渊和宇文化及虽然也是挟持他们,依靠他们来号召军队等,但是李渊和宇文化及始终是大隋的臣子,对于杨浩和杨侑两位隋朝仅存的宗室还是尊敬待遇的,例如杨侑被迫退位后被封为酅国公。而杨侗则比较悲惨,因为王世充本身就是胡人,是在隋末大乱中崛起的,与隋朝的香火情本就淡薄,因此助杨侗继位只是其一时所需而已。
最终,王世充还是坐不住了,因为权力的诱惑始终是巨大的,王世充派自己的手下多次暗示杨侗禅让皇位于自己,当时杨侗一直不为所动,忽视王世充的野心。而王世充一时间也不敢向其下手,但由于王世充掌握军队,杨侗自知无法抗衡,最终选择了禅让,自己做一个安稳的王爷。直到礼部尚书密谋杀掉王世充夺回皇位的时候,才使得王世充真正对杨侗动了杀心。最终在公元619年,杨侗被王世充用毒酒毒杀,年仅十六岁。
总结
也许像杨侑这样的皇室,国家强盛之上,他们高高在上,但是随着国家的灭亡,朝代的更迭,他们如同丧家之犬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了各大势力手中的傀儡。然而政治的残酷,决定了这一切无法避免,在每一次的政治风暴中,他们都是无法逃离的。最终的命运也不再由他们自己掌握,我们无法评价胜利者的对还是失败者的错,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品味到的是千年来具有主观因素的观点,世人熙熙攘攘也不知历史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