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及作品(伤痕文学经典作品盘点)
伤痕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及其作家:
伤痕文学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作品有不少,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是介绍一些主要代表作及其作家:
一、短篇小说《班主任》,作者刘心武
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第11期。
小说以北京某中学班主任张俊石接受一个小混混插班生宋宝琦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以“批判与启蒙”及对真实性的追求首先在文学作品中揭露了“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对青少年造成的严重后果、给青少年留下心灵创伤的社会问题。
这篇小说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
二、短篇小说《窗口》,作者王余九
1978年5月发表于《安徽文学》。小说通过生产队长吴永忠半生的经历,讲述了1958年以来极“左”路线给农村和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粉碎“四人帮”后,他们在反思中发现,中国农村要想奔向幸福的明天,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干下去了。
三、短篇小说《伤痕》,作者卢新华
1978年发表于《文汇报》,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小说讲述了女主角王晓华因为痛恨“叛徒”、“特务”的妈妈,决心以决裂的方式离家,去偏僻的农村生活。
九年中,她一直处于矛盾和痛苦的纠结中,后来得知母亲平反,就急忙赶回家中,母亲却因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母女未能再见最后一面。
四、短篇小说《灵与肉》,作者张贤亮
1981年收入同名小说集中。这是一部大家很熟悉的小说。分别被改编过电影和电视剧。
小说男主人公许灵均,从一个地主小姐和留洋学生包办婚姻的产物,到娘死爹弃睡马槽的苦孩子,再到新中国的教员。
之后赶上历史的热潮成了“老右”下放到农场放马,尝尽生活的磨难。
善良热心的放牧员为他介绍了个四川姑娘秀芝,于是许灵均娶妻生子。
右派的帽子摘掉后,他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更加炽热的感情,为此拒绝了父亲为他们一家办出国的诱惑,毅然选择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五、《啊!》,作者冯骥才
《啊!》是冯骥才创作的中篇小说,1979年6月首发于《收获》杂志。
小说通过描写谨小慎微的知识分子吴仲义因为一封想象中丢失的家信而落入惊恐、怀疑、揭发、认罪的灾难之中的历程。
展现了十年动乱年代知识分子所遭受的肆无忌惮的精神摧残,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形。
该小说获得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二等奖。
六、《芙蓉镇》,作者古华
1981年创作,曾获得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
其他还有: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袭巧明/《思念你,桦林!》;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个作品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宗璞/《我是谁》;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伤痕文学现象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非正常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理智、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动乱年代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
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