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也就只有中国人会带着地球去流浪吧
家园受到威胁时,世界上也就中国人能行到带着地球去流浪吧
既然打出了这个标题当然就是要安利一波《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了。
(没啥剧透,不影响你以后的观影体验)
怎么说呢?就用好,很好,非常好,这三句话吧,然后在赞美一句,不愧是深得各界人士称赞的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太阳极度膨胀,当威胁地球人类的生存空间的时候,人类是怎样自我拯救自己的故事。
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个作品是得过世界科幻界顶级奖项雨果奖的,而且刘慈欣的小说绝对是国内的扛把子级别,《流浪地球》也是获得过国内科幻小说奖项银河奖的。这部作品的框架不会逊色于普通科幻作品。
影片中啊,什么3D特效,宏大的场面不用再提,这些是硬核科幻片必备的基础。这部电影不能说特别完美,但是也毫不逊色于一些国外科幻大片的精彩程度。
虽然这部电影有些瑕疵,但是依旧被大家所喜爱的原因就是,
电影中所体现的这种家国情怀已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深深地埋进了每个人的身体里。
西方式科幻片的传统价值观和《流浪地球》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对立的,这一点在原著中是有对比的,就是“地球派”和“飞船派”的两种想法。在电影中变成了,“流浪地球计划”和“火种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就是带着地球流浪,去寻找新的恒星,然后并入轨道开始新的生活。
“火种计划”就是空间站带着众多的领航员和人类历史的信息、各种各样的种子、人类精子去在宇宙中航行,直到找到可以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影片结尾刘培强驾驶空间站去引燃木星,用木星的爆炸来推动地球脱离木星的洛希极限,这一段是在原著中没有的,增加的这一段也是让此片的有着不同的意义了。不仅体现了军人的保卫国家的职责,同时体现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这便是家国情怀。
没有人类的文明,不是文明。
看那些美式科幻片每次讲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要么是凭一己之力拯救全世界、全宇宙,或者就是带领人类逃离家园寻找新的生存星球。哪怕是西方最早的诺亚方舟,也是造大船带上所有生灵在海上漂泊。
绝对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我们什么时候怕过。
发洪水了,大禹治了。
天漏了,炼石补上。
九个太阳太热了,射下来八个。
海太大了,精卫填上。
家园受到威胁了,带着地球去流浪。
现在流行一句话就是,大禹治水,女娲补石,后裔射日,精卫填海,流浪地球。
带着地球去流浪,如果一个引擎不够,那么我们就造一万个,直到可以推动地球为止。这种韧劲也只有中国人才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中国人有很深的家园和故土情怀,在危机出现的时候会用生命去捍卫家园和土地。
这就是中国式科幻电影与西方式科幻电影的不同之处。
这种差别也是让西方媒体期待的原因之一。
外国人或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跑路都要带着地球?
外国人是永远不会懂的,家和土地,对中国人的意义所在,只有我们中国人才会脑洞大开的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不仅是浪漫,更是中国人的根,根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为了故乡,我们选择希望。
“刘,我相信终有一天,冰会化成水,我会在贝尔加湖畔和孩子们钓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