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詹青云惊艳全网:小县城走出来的哈佛博士,她父母的教育太赞了!
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
本月,第6季《奇葩说》终于在粉丝热切期盼中上线。节目云集了华人华语世界中“最会说话的人”。其中,哈佛博士、“学霸型辩手”、90后女孩詹青云脱颖而出,当选蔡康永战队队长,也是本季最有希望夺得“奇葩王”的辩手之一。
▲辩题:博物馆失火,救画还是救猫?
詹青云:救画阿詹的辩论以旁征博引、行云流水著称,听者会不知不觉被她带引着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游曳,在人文思想的海洋中深潜。
▲辩题:一瓶可以消除悲伤的水,要不要喝?詹青云:不要喝人气超高的“老奇葩”傅首尔评价:“听青云辩论就像被风亲吻。”网友感叹:“看詹青云才知道多读书能有多优秀。”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为什么能变得这么优秀,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
01
“不标准”的小孩子
▲阿詹是个铁杆球迷。要是孩子疯玩儿起来就忘乎所以,弄坏了地板,又砸坏了吊灯,我会不会大发雷霆?要是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成绩垫底,甚至被老师预言“考不上高中”,我会不会焦虑、绝望?要是孩子违反了学校纪律,被请家长,我会不会觉得丢脸而跟老师一起将孩子痛批?要是孩子晚睡晚起,痴迷武侠小说,又爱打游戏,我会不会嫌他不务正业、没出息?要是孩子才初中就谈恋爱,我会不会强烈担心他“变坏”?
▲阿詹与好友庞颖在美国旅行写下这些“要是”并且自问时,我心惊肉跳,都想回答“会吧”。因为诚实地说,处在那些情境中,我真的很难做到云淡风轻。我是多么想要一个“标准而优秀”的小孩!又是多么害怕,由于我没有及时“斧正”而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件“失败的作品”!相信许许多多的父母,心情和我一样。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述所有的“要是”,都来自不止优秀、简直卓越的女孩——詹青云的真实成长经历。更想不到的是,她的父母在面对上述情境时,都采取了允许和信任的态度!
▲阿詹在家和小狗墨兜踢球。阿詹游历过20多个国家,贷款100多万留学,是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政治学博士肄业,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是2014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最佳辩手”、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最佳辩手”、2015年《精彩中国说》节目总冠军;还是美国持照律师、曾连续多年参与中国乡村支教行动的组织者和志愿者,以及一家藏区青年旅社的合伙人……但20多年前,她却实实在在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阿詹出生在贵州某县城一个化工厂大院,母亲姓吴,是高中英语老师,父亲是普通工薪。最初,她在老家乡村小学读书,全校仅有两位老师——一位教语文和思想品德,另一位教数学和其他所有科目。学校操场上,还放着同学牵来的牛。
▲童年阿詹与妈妈。四五岁时,阿詹是乡邻眼中的“神童”,四大名著的故事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来。据她说,是因为有个不爱读书却爱听故事的小伙伴,为了给朋友讲,就把那些故事越记越熟了。可一上学,她就跌落“神坛”,成了开窍晚、学习差、最让老师心烦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阿詹经历过6次转学,每到一所新学校,都是落后分子。有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说她是“笨猪”;有位老师用歇后语骂她“詹青云呀,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还有一位老师当着她的面告诉她妈妈:“这孩子将来连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阿詹的妈妈吴老师。小青云很苦恼,为什么就变不成“好学生”呢?每到这时,妈妈就哈哈笑着,胸有成竹地告诉她:“别着急,妈妈能掐会算。妈妈算过了,你到了四年级,就会变成‘好学生’了。”到了四年级,成绩仍不见起色,妈妈却还是态度轻松:“不用急,妈妈重新算过了,你变成‘好学生’的时间就在初二!”到了高一,妈妈的预言终于实现了。阿詹很庆幸,有这样不着急而永远相信她、鼓励她的妈妈。
▲不可一日无书。阿詹从小爱看书,杂七杂八,拿起来就放不下。妈妈发现,花很多钱给她买的书,很短时间就看完了,干脆一到休息日就把她放到书店里。到了寒暑假,更是不限制她,大胆允许女儿捧着武侠小说不吃不睡。爸爸“骗”女儿陪他去出差、旅游,最好的诱饵也是讲书。因为爱听爸爸讲金庸,小青云常常期待坐火车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游景点的时间短一点、再短一点。后来,阿詹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辩论队队友唐立培回忆:“詹青云是很多人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看了一场詹青云的模辩,听完结辩之后小朋友们都纷纷表示要哭出来了,就好像中了催泪弹一样。詹青云好像看过世界上所有的书,什么都知道,而且也很聪明,是我见过的最强的文科生。”这真要感谢她没有一对因怕孩子“看闲书”、“看坏书”就时时处处监察她、限制她的父母。
▲从哈佛毕业了!好友庞颖来一起庆祝。
02
被父母狠狠爱着
阿詹说,父母从未要求她出人头地,给他们争气;特别是爸爸,只希望她开心。辩论场上,她曾因学识太渊博被听不懂的人挑剔不接地气;生活中,她其实是个有趣又调皮的姑娘。
▲阿詹爱打球刚到香港上大学时,她看不惯大家在学生会选举上都西装革履、一本正经,就和两个朋友一起去天桥上买了特别土的棉衣穿上,上台演了出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把前学生会主席气了个半死。敢这么“出格”地表达质疑,就像她在辩论场上敢挑战又不怕输,表现出超强的心理素质,得益于她从小就被父母无边无际地爱着,不缺安全感。小时候有两年,全班都热衷玩四驱车,阿詹也买了一辆。一天,爸爸看到阿詹和小朋友们趴在地上用泥巴做赛道,就决定给女儿买个正经的四驱车赛道。但家里房子小,买回来却没空间放。为此,爸爸干脆把客厅里的沙发、茶几全卖了,为孩子们腾出一个“赛场”。那段时间,阿詹天天“高朋满座”,玩得不亦乐乎。后来,四驱车被时代淘汰,客厅也没买新家具,成了父女俩的运动场。又是玩滑板,又是打排球,把地板和吊灯都弄残了,墙壁也被阿詹题诗作画。
▲搞笑父女俩上高中时,一次,阿詹把饼干带进教室,违反了纪律,被教导主任抓住,扣掉她们班50分。班主任震怒,足足骂了她两节课,还打电话叫家长把她领回去批评教育。爸爸在电话里听明白了怎么回事,一面好言好语给老师道歉,一面暗暗教女儿“千万装出一副被批评过了的样子”。怕女儿受了委屈想不开,中午还偷偷跑到学校请她吃火锅。那天和爸爸吃着火锅,阿詹就觉得人生真是可以逢凶化吉、因祸得福的。
▲家是最放松的地方长大后,阿詹到异国求学,最想家的时候,就是周六中午在饥饿感中醒来,想起从前这个时候,爸爸都会把早午饭送到她的床头。被狠狠爱过的孩子翅膀硬,飞得远,心不空。
03
女博士、被催婚?
▲阿詹与庞颖,两个好朋友孩子小时候,我们怕他不够优秀;孩子大了,我们可能又怕他太过优秀。这话怎么说?当阿詹从贵州乡村走到哈佛大学,父母所生活的熟人社会,亲戚朋友的关注点不再是“她多优秀”,而变成了“她怎么还没结婚”、“读那么多书哪个男孩子敢娶”……世俗观念里,不论一个女孩子多优秀,最终衡量标准都是她在婚恋市场的价值。
▲阿詹过生日,来自好友庞颖微博2019年春节,阿詹快30岁了,还未婚未育,自然逃不过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命运。她跟爸爸说:“我不敢回家过年了,亲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还没有带男朋友回来。”爸爸给她支招:“你就告诉他们已经有对象了,下回带回来。下回你就说又换了一个。”父女俩更像是朋友。爸爸不会强加老一辈的观念给女儿,还会和女儿分享各自的恋爱经历、失恋感受。
▲左:庞颖,右:阿詹与阿詹情况相似的是她的好友、另一位《奇葩说》辩手庞颖。庞颖出生在河北廊坊一个普通家庭,先后到新加坡、美国留学,毕业于耶鲁大学。
逢年过节,亲戚见她未婚未育,说了一句“庞颖上那么多学有什么用”。她爸爸立刻怼回去:“上学没用?那你们家小孩都快别上了!”还有一次,一位同事对她爸爸说,不该让她去辩论:“女孩子家抛头露面还争来争去多不好”。庞爸爸直接一句:“傻×!”我们培养优秀的孩子,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他循规蹈矩?我们有没有想过,优秀的意义其实是在敢于打破陈旧的评价体系,重新定义评价体系,拥有不被裹挟的人生?!
▲詹庞两家人詹、庞两家人的故事,令我既感动又汗颜。因为从前我总执着于问“孩子为什么不够优秀”;对比过她们的父母,不由转而自问“我是否有能力给优秀的孩子做父母”?不论孩子考好考坏,我都一样对待他;而不是他成绩好时就爱他,成绩差时就不爱他——我能做到吗?不论孩子把时间花在什么兴趣爱好上,我都尊重他、允许他;而不是我认为对时就爱他,认为错时就不爱他——我能做到吗?
▲阿詹姐姐爱小墨兜不论孩子做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我都相信他、支持他;而不是符合我期待时就爱他,不符合时就不爱他——我能做到吗?就算全世界都不看好他,我会是最后一个跟他站在一起的人;而不是第一个跟别人一起打击他的人——我能做到吗?如果我都做不到,怎么配得上给优秀的孩子做父母?!
▲阿詹与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梁文道尹建莉老师将父母的财富、学历、地位、为孩子选择的学校等,比作碗;将父母的修养、学识、和孩子相处的方式、细节等,比作饭。很多人都纠结于“碗”,却很少考量“饭”。
养儿育女,父母的格局、见识也是碗中的饭。孩子能飞多高、走多远,早就寓于饭里。真正优秀的孩子,可以改变评价体系,重新定义优秀。而真正优秀的父母有智慧,能看见孩子的优秀;有定力,敢相信孩子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