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8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当年觉得莫名其妙 如今再看却不胜唏嘘
大家还记得“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这首插曲,出自哪部外国电影吗?
大家还记得“你永远也逃不出国境线”这句台词,又出自哪部外国影片吗?
这些都来自于阿尔巴尼亚老电影。
对于从70年代走过来的影迷,怎么会忘记,我们小时候最常念叨的那段关于外国译制片的顺口溜呢?
“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其中前面三句都好理解,比如当时我们看到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摘苹果的时候》等,的确让人又哭又笑。
而当时的越南电影,像《阿福》、《山区女教师》等,所表现的,几乎全是美军对越南的侵袭。满天都是美国的飞机,如黑云压顶,而越南军民又用火炮将美国飞机一架架击落——可不就是飞机大炮吗?
还有罗马尼亚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欧洲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那么直接奔放。他们“公然”在镜头前搂搂抱抱,甚至亲吻,这令一向含蓄内敛的中国观众,着实“大跌眼镜”。
倒是阿尔巴尼亚电影,为何被称为“莫名其妙”?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像《第八个是铜像》、《脚印》等电影,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比如《第八个是铜像》这部电影,可能当时就有很多人,并没看明白,剧情究竟讲的是什么?
我也是在多年之后,再重温这部老电影,才理出了一点头绪。原来,它是通过多点倒叙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二战之后,七位战友抬着牺牲的易卜拉辛的铜像,返回故乡的故事。这部电影,用几位战友的回忆,将易卜拉辛的形象,拼接了起来。
这与我们所见惯的平铺直叙的方式,的确有很大不同。
70年代,我们所能看到的外国译制片并不多。
但阿尔巴尼亚电影却经常会出现在电影院里。
据《中国译制电影史》这本书记载。我国早在1959年,就翻译了第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塔娜》,由上海译制厂译制完成。
随后上译厂又翻译了《山鹰之歌》、《他们也在战斗》、《特殊任务》、《我们的土地》、《最初的年代》等电影。
不过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中国上映的高潮,出现在70年代。
比如1970年,就有《海岸风雷》、《创伤》、《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等多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公映。
紧接着,像《脚印》、《勇敢的人们》、《战斗的早晨》、《第八个是铜像》、《绿色的群山》、《战斗的道路》等影片也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这些电影都由上海译制片厂进行翻译和配音。上译厂的配音演员们,通过充满个性特点的配音,为这些影片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不过时间进入1975年之后,长影厂承担起了为阿尔巴尼亚电影进行翻译和配音的任务。像《洁白的道路》、《在平凡的岗位上》、《初春》、《山姑娘》、《小贝尼》、《最后的冬天》等,都是长影厂译制片组翻译的影片。
据《中国译制电影史》介绍,我国从50年代到70年代,共译制了28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这其中至少有8部,在当时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它们呢?
一、《宁死不屈》
这是最早引进我国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之一。它当初在中国上映时,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
不过这部电影的叙事方法,也挺“莫名其妙”的。
其实,它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表现手法,将米拉和阿费尔蒂达的英雄形象给展示出来。可是导演却硬是将一个原本很连贯的故事,给弄得支离破碎。
那些突兀的闪回镜头,令观众们看得一头雾水。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在当时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我想这其中,不排除如下几个原因。
一个是当时的外国影片很少能看到,而《宁死不屈》却翻来覆去不断放映。
二是影片中的女演员很漂亮。而且她们所塑造的女英雄米拉和阿费尔蒂达的形象也很成功。尤其是她们从容就义前宁死不屈的模样,盘旋在我们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三是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像能演奏出美妙旋律的吉他、时髦的格子衬衣、还有男主角身着的高领羊毛衫,以及台球、巧克力等等。
我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具体的心愿,就是长大后一定要穿高领羊毛衫,呀,那真是又帅气又高雅。还有就是一定要尝一尝,巧克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滋味呢?
后来,改革开放之后,吉他、格子衬衫等都曾风靡一时,我想,一定与这部电影有很大的关系。
四是影片中的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旋律简单,但却充满力量,很容易让人记住。我记得当时好像大家都会唱这首歌,都记住了“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这样的歌词。
还有一点,就是上译厂的配音演员们的配音别具特色。像为女主角米拉配音的,是刘广宁。她的声音是那样的甜美,但同时又充满青春的朝气,令米拉的形象变得更加美丽。
而为阿费尔蒂达担任配音的是李梓,她的声音又是那么清脆悦耳,使得阿费尔蒂达的坚韧倔强的性格,跃然于银幕之上。
另外,这部电影中的许多台词,如“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而且永远有理。”、“我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热爱美好的一切”等,也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语。
二、《地下游击队》
《地下游击队》也是我们最早看到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之一。
它于1969年由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次年便与中国观众见面了。
它跟其他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一样,也是不由分说便进入回忆部分,而且前后都不用铺垫和交待,所以同样令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地下游击队》由几个小故事组成,讲述了二战期间,阿尔巴尼亚游击队与意大利法西斯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它给我们留下的几个记忆点,一个是枪战场景无比真实激烈,令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是游击队员们盗取军火时,犹如神兵天降,神不知鬼不觉就干掉看守,进入军火库,不仅满载而归,而且还炸掉了军火库。那神奇的场面,要多爽有多爽。
三是集体越狱的桥段惊心动魄。狱友们为了防止挖掘地道的声音传出,他们异口同声地放声高歌,这个画面很有冲击力。而最终他们集体逃出监狱,令观众大呼过瘾。
还有,就是当阿格龙准备击毙法西斯头目时,他说了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枪毙你。”
后来这句台词被广泛引用于多部电影中。甚至在《美少女战士》这部动漫作品中,也出现了“我代表月亮消灭你”这样的经典话语。
另外,出现在《地下游击队》中的彼得罗中尉,那英俊的形象,当年不知迷倒了多少女性观众。尤其是他打入敌人内部,身穿敌军制服的样子,简直太帅了。
后来,我再翻看这部《地下游击队》,感觉它简直就像另外一部抗日神剧,剧情有很多夸张的成分,不合逻辑的设计也比比皆是。不过在当时来说,它却让很多影迷都大呼精彩。
三、《海岸风雷》
70年代,看过《海岸风雷》这部电影的中国观众,实在太多了。
它当年轰动到什么程度?
不仅那些台词,像“夜猫子可回窝了”、“我一看见这咸鱼就腻透了,打渔的,连根上吊的绳子都买不起”之类,大家耳熟能详。
就连美丽的姑娘烫熨斗几下之后警察才敲门的细节,大家都记得一清二楚。
就跟大家看过《庐山恋》之后,能准确地说出张瑜换了多少套服装,是一模一样的。
当然,大家对影片中出现的四个儿子的名字,也背得滚瓜烂熟,他们分别是——堕落的塞力姆、勇敢坚强的迪尼、充满青春朝气的贝特里和善良纯真的维希普。
影片上映后,身无分文的“老大塞力姆”在酒吧屈身捡钱的场景,给小朋友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为此,大家还专门为他编出了一首童谣:老大塞力姆,捡钱喝啤酒,意大利的大皮鞋,踩住他的手。
这首童谣,是不是一下子就将大家的记忆之门,给打开了?
另外,影片一开始的时候,水手和一个女人亲昵调情的场景,也令人们“大开眼界”。那时候,在中国电影里,哪里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呢?
还有,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再次听到了那句熟悉的台词“我代表人民,判处你的死刑。”
这句台词,成为小朋友们做游戏时最常用的流行语。
而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部电影呢?
四、《脚印》
后来,很多观众说,《脚印》这部电影,也让人看不懂。
为何?
我觉得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该片在表现手法上,的确存在“故弄玄虚”的嫌疑,二是影片本身也很“烧脑”。
它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述一位医生的思想转变过程。然而当他从贪图享受变得目标高远之时,他却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影片就从这个悬案开头。然后通过公安人员的走访和调查,再通过这个叫阿尔丹的医生的父亲、妻子、朋友、同事的回忆,将这些片段组合起来,才使得阿尔丹的形象鲜明起来,而案件的真相也得以揭晓。
编导其实想通过这部影片,讲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不能贪图享乐,更不应该骄傲自大。
但却大量采用了一些时空交错的插叙倒叙,众多元素掺杂在一起,不仅使得影片的结构变得支离破碎,而且还冲淡了它原本想表达的思想。
东一下,西一下,七枝八杈的,让观众也看得摸不着头脑。
关键是,这样的表现手法,根本没有必要嘛。
所以大家觉得“看不懂”,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这部电影,也并非全都一无是处。比如主题正向,对当时的年轻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另外“你把人民给予的荣誉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脱离人民,忘记是谁培养了你。”、“你永远也逃不出国境线”等台词,相信大家也都记得吧?
五、《山鹰之歌》
我至今都觉得,这部《山鹰之歌》,比我们看过的许多阿尔巴尼亚老电影都好看。
它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二战期间阿尔巴尼亚游击队与法西斯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的整个过程。横跨整个二战时期,涉及到意大利、德国入侵阿尔巴尼亚的两个时段,堪称全景式的经典影片。
影片的前半部分,表现了游击队开展地下工作的活动和轨迹,然后遭到意大利法西斯的疯狂报复。再然后意大利法西斯投降后,德国人又入侵阿尔巴尼亚。
德军于1944年开展的“秋季攻势”,在《山鹰之歌》中得到了展现。但游击队最终还是在与敌人的殊死搏斗中获得了胜利。
影片中的许多桥段都令人难忘。比如男主角阿尔边带来游击队员们炸毁敌军军事基地的场景,比如女主角扎娜被抓后受尽敌人折磨的画面,以及游击队在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终极作战时,采取兵分两路的战术,将敌人前后包抄的情节,都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员,一提到莫斯科就两眼发亮。而现在,他们,却成为了“敌人”。
这个世界,可真是“世事无常”啊。
六、《第八个是铜像》
那时候年龄太小了,看这部电影,看不懂。最大的印象就是,几个人,在泥泞中抬着铜像朝前面走。他们为什么要抬那个铜像?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而且感觉这个电影并不好看,因为“打仗”的镜头并不多。
但有两句话,却怎么也忘不掉。那就是——“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这又是一部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连主持过老电影节目的央视主持人张泽群都说“我到现在也没看明白这部电影是咋回事儿。”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言不合”就“闪回”,令观众猝不及防。
一群人,还有个小孩,抬着个铜像,走着走着,突然就和敌人打起仗来,然后又走一会儿后,又开始打仗。
丈二摸不着头脑。
那时候很多人,看不懂,但是谁也不敢说,谁也不敢问。因为说了,就会有智者站出来教训你,就跟他真看明白了似的。
其实长大之后,看了多次之后,也看明白了,就是抬铜像的六个人,他们不断进入回忆,而回忆的重点,都是易卜拉辛。
只是这回忆的画面,实在来得太突然了。没有转折,也没有铺垫,真是“硬来”。这自然会让观众误以为,这几个抬铜像的人,是一边走,一边又在与敌人打仗。
其实蒙太奇的手法运用,我们并不陌生,而且之间衔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过音乐的烘托,比如通过画面色彩的变换,比如通过人物造型的不同等,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可是《第八个是铜像》却打破了观众的欣赏习惯。
再加上对于我们来说,剧中的人物都长得差不多,人名又那么长,谁能记得住?
最要命的是,片中几乎没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一会出来一个人,一会这个人又突然不见了,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较好地展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情怀。对于易卜拉辛这个人物的塑造,也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长大后再看,我仍然感觉到很别扭。不知各位是否跟我一样呢?
七、《小贝尼》
《小贝尼》因为是部儿童片,所以对于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来说,印象更深一些。
我们当时还集体学过一个手势,那就是在批评同学之前,都会先用小拇指在嘴边划一下,然后再甩出去。
现在想想,多傻啊。
这部电影,表现了当时阿尔巴尼亚的生活状况。那时,我们的生活还很简朴,购买许多东西,都需要凭票。可是在《小贝尼》中,那些普通人的家庭,却已经出现了黑白电视机、冰箱、沙发、电话等物件。
还有,许多女生都特别想要影片里小女孩怀里抱着的洋娃娃。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富足、安详的生活场景。那应该是阿尔巴尼亚人民最幸福的时光。
那时的小贝尼,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长大之后,一场猛烈的风暴,将席卷而来。
八、《初春》
《初春》是我所看到的最后的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1976年由长影厂译制完成。
这是一部彩色故事片,那时候似乎很难看到阿尔巴尼亚有彩色影片出现。
《初春》的大概剧情,讲述的是一群阿尔巴尼亚的地下工作者,炸毁敌军军火库的故事。
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困难重重。首先炸药如何带进军火库,就是一大难题。为此,这些地下工作者假扮成修理工,进入敌军基地,并利用码头监控不严的缺陷,将炸药带进军火库。
然而,引爆任务还未完成,他们的行动就被敌军发现。紧要关头,男主人公挺身而出,承担了所有责任。最终,他以自己的生命,与敌人和军火库一起,同归于尽。
影片的节奏很紧张,应该是观众都爱看的类型。另外我觉得影片中对情感的诠释,也很真挚。
尤其是男主角牺牲后,他的未婚妻伤心地望着远方,伤心欲绝。
这样的结尾,很是耐人寻味。
只是,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并不多。因为当时,中阿关系已经发生逆转,导致它很快就从大家眼前消失了。
《初春》和许多阿尔巴尼亚电影一样,存在情节夸张不真实,转场生硬而且突兀等诸多缺陷。
从阿尔巴尼亚的电影,看这个国家的发展,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二战期间,它先后被意大利和纳粹德国占领。直到1944年11月29日,才得以全国解放。二战结束后,阿尔巴尼亚得到了前苏联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而且这一援助就是15年。
然而国际关系瞬息万变。时间进入五六十年代,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急剧恶化。1961年,苏联停止了对阿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同年12月,苏联中断了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那时中阿关系还是不错的。我国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大量援助。然而阿尔巴尼亚的做法,却着实令人寒心。
当时我国人民节衣缩食,将大量钢材、设备、仪器运往阿尔巴尼亚,可他们却并不爱护和珍惜。而且还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真是得陇望蜀,欲壑难填。
我国前前后后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24年的援助,可是换来的却并不是“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而是指责和抱怨。
1997年1月,阿尔巴尼亚发生内乱,经济危机随即全面爆发,全国局势彻底陷入失控状态。这个曾经被誉为“欧洲明灯”的国家,几乎一夜之间,便沦为了欧洲最穷国。
所以,凡事有因,必有果。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曾经,它遭受过列强蹂躏,他们也曾反抗过。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宁死不屈》等老电影中看到。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学会如何“自强”,而是喜欢做“墙头草”,左摇右摆,这样的“投机者”,谁会喜欢?
今天,当我们再看当年的阿尔巴尼亚影片,令人不胜唏嘘。曾经这些电影,让我们了解了阿尔巴尼亚那凄惨的历史。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望向世界的一扇窗。
可是,当我们真正步入这个世界,却发现它与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国与国之间,哪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如同如今的阿尔巴尼亚,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当年在二战中与他们为敌的国家。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电影《脚印》中的那句台词“我们的后代会羡慕我们这个艰难的时代,这个时代一年就等于一个世纪。”
当我们重温这些电影时,却发现阿尔巴尼亚,早已忘记了那个时代。
文/DJ雅清编辑部:阿杰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