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禁闭岛》关于电影的结局,后设认知,社会化过程
“究竟哪个比较糟呢?是行尸走肉地活着,还是堂堂正正地死去。”
— —《禁闭岛》
2010年上映的《禁闭岛》背景设定于1954年,讲述一名美国法警泰德·丹尼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与同行的新搭档查克(浩克饰),由于一桩病患失踪案而被指派前往波士顿湾外的“禁闭岛”查案。
然而,当他们抵达现场后,发觉似乎所有职员与院长都相当不愿意配合调查,而他们手上仅有的一条线索是瑞秋藏在病房里的纸条,写着“第4法则:67 号是谁?”。
隔日,由于强烈飓风破坏了岛内设备,许多危险的病患纷纷逃出,同时飓风也切断了与岛外的联系,造成岛内一片混乱。
然而,这片混乱却也让泰迪发现更多禁闭岛疗养院的怪异之处,以及许多被隐藏的事情。
第一:电影结局的性质
《禁闭岛》的结局洋洋洒洒,却也让观众难以在第一时间理清电影哪些部分是事实、哪些是泰德的幻想。
我个人认为《禁闭岛》的电影结局之所以有开放性的解释,是因为有2个关键点并没有被演出来,分别是:
◆ 监狱里的乔治·诺伊斯究竟有没有幻想症
◆ 洞穴里的所谓真正的瑞秋医生是否真有其人
首先,我们必须先理清一件事:电影视角是泰德的第一人称视角,所以我们无法经由这个视角看到上列的关键点,只能从片面的资讯去猜测故事的全貌。
因此,若要更完整地分析整部剧情,我们就必须针对些关键点去做下列讨论:
1. 若“ 乔治·诺伊斯有幻想症、瑞秋医生真有其人”,那就代表乔治不曾离开禁闭岛、泰德亦不曾离开过。而且瑞秋医生所述属实,禁闭岛确实从事不人道的人体实验。
2. 若“ 乔治·诺伊斯有幻想症、瑞秋医生并不存在”,那就代表乔治与泰德都不曾离开过禁闭岛,而泰德与瑞秋医生的对话也纯属他个人的幻想,且禁闭岛只是一间正常的精神病院,但病人大多是高危险性的患者。
3. 若“ 乔治·诺伊斯无幻想症、瑞秋医生真有其人”,那就代表乔治与泰德都曾经不属于禁闭岛。而且瑞秋医生所述属实,禁闭岛确实从事不人道的人体实验。
4. 若“ 乔治·诺伊斯无幻想症、瑞秋医生并不存在”,那就代表乔治与泰德都曾经不属于禁闭岛。此外,即使瑞秋医生纯属泰德个人的幻想,而由于乔治无幻想症,所以禁闭岛确实从事一些不人道的人体实验。
看完上述对2个关键点所做的简单的4个排列组合后,你认为真正的剧情是哪一个呢?我个人认为3.是故事真正的样貌。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首先,在故事的一开始,泰德与查克缴交枪械并进入病院后,在扫地的那位男士对泰德亲切地挥挥手,完全不像见到陌生人的样子。
正在采花的那位老奶奶,对泰德比一个“安静”的手势,似乎也在暗示泰德“不要说”什么。
而泰德的抽搐行为与偏头痛,感觉也不像是短期吃那一点药或抽那些烟所造成。毕竟与他同行的查克也都有食用。
因此,我认为抽搐行为与偏头痛像是泰德以前长期服用那些抗精神病的药物,而现在临时服用量降到几乎为零的副作用。
因此,我觉得泰德已经长时间患有精神病并服用药物以控制病情,在禁闭岛外。而现在禁闭岛上的约翰·考利医生锁定了泰德,因此为他演这出角色扮演游戏。
此外,岛上病患对泰德的态度完全不像对陌生人,让我感觉禁闭岛应该已经长年做这种“演一出角色扮演游戏给每一个目标患者看”的戏码。
最后再将它们送入灯塔,也因此那位扫地的男士跟泰德挥挥手,而采花的老奶奶似乎知道些什么的,想传递“不要开口”的讯息给泰德。
但为什么我认为泰德是第一次来到禁闭岛,而非曾待过禁闭岛呢?在下段会有进一步解释。
再来,我们跳到其中一个关键点:瑞秋医生是否真有其人?我认为这是《禁闭岛》最难定夺的一个部分,因为“从头到尾,只有泰德一人曾见过瑞秋”。
在看了电影这一段n次,并改变立场n次以后,我觉得这一段的“场景”让我最终相信瑞秋医生确实存在。
相较于其他泰德与他自己幻想的人接触的场景,他与瑞秋医生在岩壁里相遇的场景显得非常真实。
在虚幻的场景中,导演常常安排洒花或者人物突然化成缕缕白烟等非现实的景象,然而,这些在泰德与瑞秋医生接触这一段都没有出现。
此外,隔天一大清早,瑞秋医生用手推泰德叫醒他那一幕,那个“物理性质”的接触也是非常的现实。
因此让我相信瑞秋医生确实存在,也因此,我认为考利医生正从事不人道的人体实验。
最后,从上述我认为瑞秋医生确实存在开始,因为瑞秋确实存在,也曾是禁闭岛病院的医师,若泰德过去这两年一直待在禁闭岛内,身为医生的瑞秋必定知道他。
然而,从他们在岩壁里的对话得知,瑞秋医生并不知道他是安德鲁·莱迪斯,只知道“岛上被送来了一位新目标,以前曾是警官”,所以我才认为泰德是第一次来到禁闭岛。
再者,第一次来到禁闭岛的泰德怎么会跟里面的病患乔治·诺伊斯认识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乔治并没有幻想症,他曾离开过禁闭岛,并遇见泰德警官。
然而,泰德在坟墓旁的小屋内跟查克说出乔治的现在被关在哪里,因此乔治会说“我会在这里全都是因为你!”。
指乔治会被发现、被抓回来都是因为泰德不知道自己是安德鲁·莱迪斯,并任意透漏出乔治的所在位置。
至此,是我所认为的故事结局。但诚如我一开头所说的,这部电影有一些关键点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电影的视角是泰德的第一人称视角,所以每个人有各自的解读,也是完完全全可以理解的。
此外,看完我对结局看法的人,可能也会心存疑惑:“如果禁闭岛疗养院真的从事不正当的人体实验,那他们就直接把泰德下药弄昏然后抓去脑前叶切除手术不就好了吗?”
这个部分,由于我对医学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对存在抵抗心态的病患实施这种脑部手术会有什么影响。
因此我无法有一个好的解释。如果你对这块领域熟悉,那就留个言帮我解解惑吧!!
第二:电影里的后设认知
“后设”一词广义上来说,它的意思是“超越什么的什么”、“关于什么的什么”。例如后设戏剧就是利用“戏剧创作”探讨戏剧“本身”的问题;后设认知即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思考。
完整一点来说,后设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历程能够掌握、控制、支配、监督与评鉴的一种知识。
是在已有知识之后为了指挥、运用、监督既有知识而衍生的,也就是在拥有了认知后,反过头来对“一路走来认知的过程”进行思索的过程。
电影里,泰德在拿着长枪冲入灯塔前,全部都是主观的认知,而这些认知一层层的堆叠起来,拼凑泰德对禁闭岛的看法。
在冲入灯塔、撞见约翰·考利医生后,情势180度大翻转,变成外界而来的客观认知蜂拥而至。一时之间,泰德甚至昏了过去。
在昏倒的这段时间,原本堆叠整齐的主观认知突然被蜂拥而至的客观认知打乱,彼此互相影响,最终拼凑出新的自我认知并醒来,最后在台阶上说出本剧经典的一段台词。
这段过程便是泰德对自我认知的后设认知。
“究竟哪个比较糟呢?是行尸走肉地活着,还是堂堂正正地死去。”
泰德这么认为,那你认为呢?
第三:后设认知之于社会化的过程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一边由生活经验累积主观认知,一边由社会化的过程吸收外来的客观认知。
然而,并非每个人的过往都完全符合社会所期待的模样。倘若某个个体的过往曾有过伤疤呢?
“创伤可以让人变成魔鬼。”
无法完整社会化的灵魂,有些选择放弃原本的自己,去相信客观认知才是自己的全部,另一部分则选择旅行,去找寻一片适合自己的地方。
“当人们反复说你疯了时,你愈反抗,只会更证明你确实疯了。”
然而,在社会化的过程里,“被社会驯化”与“看清社会事实”常常只有一线之隔,更精确而言,应该说从外界来看,那是同一件事情。
最终,在反反覆覆的后设认知后,也只有自己了解两者的差异。因此,究竟是哪个比较糟呢?
“是行尸走肉地活着,还是堂堂正正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