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依萍被书桓抛弃,不值得同情,原因在她身上
依萍跳河这场戏是剧和原著走向不一致的一个标志。
首先说原著《烟雨濛濛》,它的主题不是爱情,而是讲一个原生家庭不幸的女儿是怎么无法治愈自己从而走向毁灭的故事。
而作为依萍的恋人何书桓,他代表的是依萍向往的那种生活,家庭和睦、父母开明。
所以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剧中,依萍都无法离开何书桓,因为原生家庭没用办法给依萍爱,但是何书桓可以。
换句话说,何书桓则是依萍感情的寄托者。
何书桓的宽容和温和都是依萍特别渴望却在之前没有得到过的。
和何书桓对依萍的感情则是上帝对待误入歧途的世人的感情。他喜欢依萍的直率、善良、热情。接触之后他发现这个直率、善良、热情的人有着无法愈合的童年伤痛,所以他想去拯救她。
这里的拯救并不是何书桓一厢情愿,依萍内心也是很愿意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的。
所以她无论怎么在语言上伤害何书桓都无法离开他,反而是何书桓,他如果拯救到一半发现和依萍相处实在太困难,他可以轻易走人。
至于依萍和何书桓分手的原因,是何书桓发现他无法包容理解甚至治愈依萍原生家庭带来的尖锐、偏激,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原著中如萍的死亡和剧中依萍的日记本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事不断提醒着何书桓依萍是生活在恨里的女孩,而他没必要和她一起生活在恨里。
剧中傅文佩对于依萍和书桓的分手看到很透彻,因为她从小缺失父爱,所以她不知道如何去爱。
02
看过剧很多都反映依萍跳河把脑子跳没了,开始圣母。
但是依萍的转变其实和跳河没关系,她的转变是因为陆振华。
依萍和陆振华在马场上谈完之后,她开始了解自己这么多年来为何尖锐,为何恨父亲恨自己的原生家庭。
知道了自己的病因后依萍选择放下过去,和自己和解,让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口自动愈合。
与自己和解之后的依萍愿意去找何书桓缓和关系是因为她明白了有时候所谓的面子上的自尊其实不如你爱的人重要。
牺牲面子去挽回重要的人或事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最重要的依萍跳河片段来了。依萍跳河这件事说合理也合理,说不合理也不合理。
如果按照依萍之前的性格,她肯定会跳。因为她依靠感情生活,但是自己又不能爱自己,所以一旦爱她的人离开她,她将活不下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她已经和自己和解了,也获得了爱自己的力量,她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爱她的人去放弃生命。
依萍跳河唯一的解释就是作者为了制造故事的高潮赚取观众的眼泪而强行改变人物的行为。
当时观众喜欢的是女主和男主经历坎坷最后走到一起,所以作者就这么写了,但是这样就造成了人物行为的扭曲。
03
但是依萍之后表现出来的“圣母性格”是完全成立的。
和自我和解之后的她看待如萍、雪姨这些人就像菩萨在看普罗大众一样,她是抱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态度。
因为依萍是在地狱里挣扎过的人,所以她不愿意为难同样在地狱里挣扎的如萍和雪姨。
如萍的很多不合理行为是由于雪姨的不正确教导和陆振华父爱的缺失。
而雪姨是一个除了男人精神上毫无寄托的女人。
依萍了解她们的苦,不愿意再去为难她们。而且后期的依萍已经强大到无论别人、生活怎么打击她,都毁灭不了她的那种状态。
所以她对雪姨对如萍都是一种王之怜悯。
可以说在《情深深雨濛濛》里,作者对依萍是偏爱的,她给了依萍很多金手指。
比如她跳河之后大家对她的爱。其实依萍治愈自我后获得的是自己爱自己的力量,至于别人爱不爱她则要看她的个人魅力。
可云、方瑜等人喜欢依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获得杜飞和尔豪坚贞的友谊就是作者的金手指,因为依萍和尔豪、杜飞并没有特别深的交情。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自我治愈之后确实可以获得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