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究竟是一门怎么“玄”的学派?
"玄学"究竟是一门怎么“玄”的学派?
玄学,指的是魏晋时期兴起的一种糅合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潮,该学派以道家思想为主干。
玄学一名,出自《老子》一书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玄学的发展
玄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一,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玄学,代表作有《无名论》、《周易注》和《老子注》。其二,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玄学,代表作有《嵇康集》。其三,以郭象为代表的元康玄学,代表作有《崇有论》、《庄子注》。其四,以张湛、韩康伯为代表的江左玄学,代表作有《列子注》。
二、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
玄学试图以思辨的方式探讨世界的本质。它讨论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末有无,一是名教、自然。
第一、本末有无问题。指的是宇宙的本源问题,因为对宇宙万物究竟是出自“有”,也就是存在、物质,还是出自“无”,也就是非物质,或者说“道”,玄学家们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分为“贵无”和“崇有”两派。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认为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体道,而道即是无。万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无这个本体的表现。因此,无才是本,有,也就是宇宙万物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因为有另外一个东西才使之存在,而是万物自身生长、变化的结果,因此,有就是本。
第二、名教的问题。是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儒家礼教和道德规范。所谓自然,是道家的概念,指的是事物本来的状态,事物的本性。玄学之所以提出名教与自然的问题,是因为汉王朝把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实践程度作为其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
三、玄学的代表人物:何晏、王弼
1、何晏。字平叔,南阳人。他的祖父是东汉末年非常有名的大将军何进。据说何晏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甚至连他的妻子都嫉妒他的美貌。因为他长得非常白,魏明帝怀疑他是在脸上敷了厚厚一层粉,就在夏天赏给他热汤吃,看看他流汗之后会不会冲掉粉,露出本来面目。何晏吃面后大汗淋漓,用衣袖擦汗,但擦完汗后,脸色显得更白了。于是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为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
2、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四世祖王畅和曾外祖刘表,都是汉末著名的文人“八俊”之一,刘表还是东汉的宗室。王弼的父亲王业过继给了同族的王粲,这个后来成为王弼祖父的王粲,为汉末“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这两位玄学大家的命运非常相似,在曹魏内部的政治斗争中,两个人都属于曹爽一系。何晏和曹爽的关系尤为密切,在曹爽执政时,曾任吏部尚书。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死了曹爽,两人都受到了牵连,何晏被杀,王弼被免官,王弼虽幸免于难,却于同年秋天病死,享年只有23年。
人们一般将何晏和王弼视为玄学的开创者,两人的思想也比较接近,都属于“贵无”派的代表人物。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两人都认为名教出自自然,就是说,名教确立的尊卑名分,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反映自然的。
四、竹林七贤
何晏和王弼去世后,玄学的风气越来越盛。代表人物有著名的“竹林七贤”。
嵇康和阮籍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1、嵇康。他是今安徽宿县人,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还是当时闻名的音乐家,他幼年丧父,家道清贫,由母亲及兄长抚养长大。他从小喜好读书,爱好诗文、书画,善于弹琴,专长于老庄的思想。后离开家乡来到洛阳,娶曹操孙女长亭公主。最后被司马氏族找个借口给处死了。
2、阮籍。今河南人,他的父亲是建安七子之一。年少时他喜欢学习儒家经典,怀有雄心大志。他最有名的是他的“青白眼”,遇到喜欢的人,他才会用黑眼珠看人,遇到他厌烦的人,他就会现出白眼球来。
3、思想要义:前期他们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后来由于司马氏当权,大杀异己,引起了他们对名教的反感,后转而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即认为人应该超越名教而回归自然,在生活中,他们有意地作出一些怪异、不合儒家礼法的举动,嗜酒人性,玩世不恭,放浪形骸,以表示对司马氏的名教之治的抵制。
五、玄学第三阶段:以郭象、裴頠为代表
由于当时很多玄学家继承了嵇康和阮籍嗜酒极欲的一面,越来越走向颓废,因而郭象、裴頠反对“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提出名教就是自然的主张。而在有无问题上,他们都属于崇有派,最具代表的著作是裴頠的《崇有论》。
事实上,这种从贵无向崇有、从越名教而任自然向提倡名教就是自然的转变,早在竹林七贤时就已经露出端倪。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就已经认为,自然与名教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强调自然与名教的合一。在有无问题上,向秀承认有一个不生不死的万物之本的存在,但是也提出了万物的“自生”、“自化”等概念,表现出从“贵无”到“崇有”的过渡。
六、玄学的第四个阶段:以王导、谢安等人为代表
此时的玄学家都是试图调和贵无和崇有、名教与自然的联系,他们又受到佛教的影响,认为人生虚幻、稍纵即逝,主张及时行乐,走向了纵欲主义。
七、玄学和清淡
由于玄学家们的思想很多时候是以清淡即辩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喝多精彩的内容没有保留下来,清淡之风始于北魏正始年检,故而又被称为“正始之音”。
玄学和清淡,是魏晋思想界的风尚,也是魏晋名师风雅的体现,在此风气影响下,魏晋名士普遍沉迷于哲学的思辨,而不肯在具体政务上花时间精力,并视之为俗务。有人认为,这是魏晋时期国家得不到治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称之为“清谈误国”。不论这种评价是否公允,可以肯定的是,玄学和清淡,将中国哲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