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行吗 历史上有人验证过吗
对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行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统史籍《三国志》当中,魏延都身背反叛之名,甚至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还被塑造成先天有“反骨”的形象,似乎魏延生下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为他的反叛增加了宿命论的色彩。
魏延在真实历史中是真的有反叛之心,还是稀里糊涂被人扣了屎盆,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休。
按照笔者的看法,魏延在当时或许有夺权之心,但未必有反叛之意。毕竟一个决意要反叛的前线将领何必要与朝廷纠缠不休,大可带着军队自行其是。
更何况魏延此时在蜀汉已经做到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的高位,被封为南郑侯,已经是蜀汉朝堂上数一数二、独当一面的军政大员,比这更具有吸引力的只有像诸葛亮一样做独揽朝政的权臣,或是干脆自己做皇帝,从魏延当时的表现推测,他当时大概还不敢公然篡位,但应该有接诸葛亮班的意图。
且先不去多说魏延是否有不臣之意,
刨除掉这些政治因素单纯去看待魏延的军事能力,魏延无疑具有非凡的军事能力,是蜀汉赖以护国破敌的中流砥柱之一。
他是蜀汉第一任汉中都督,曾经长期镇守蜀汉的北方门户汉中,曾有“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豪言壮语;亦曾在蜀汉和曹魏的战场上,击败曹魏名将郭淮、费瑶等人。
正是因为这样一系列赫赫战功充分证明了魏延的能征善战,所以人们才会对魏延未能付诸实行的“子午谷奇谋”倍加好奇,一位名将提出了一个奇谋,这个军事计划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如果按照这个计划行事,这场战争的结局乃至整个三国时代的结局是否会有不同。
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提出的,关于这个军事计划其实有两种略有不同的记载,最为后人所熟知的一种记载出自于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时援引的《魏略》相关记载,就是魏延请求单独率军五千,趁着曹魏长安方面守将夏侯楙是个草包,由子午谷通道突出奇兵直攻长安。
而另一种记载是陈寿本人在《三国志》当中所写,具体内容为“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在这段记载中,其实陈寿既未交代子午谷奇谋的时间,也未交代从哪条道偷袭,而军队的目的地也有差异,一个是长安而另一个是潼关。
到底哪个说法是真,又或者两个说法是同一军事计划的不同方面,我们不做过多的探讨,大可求同存异一下,综合两种记载,很显然魏延的确有单独领一支奇兵偷袭关中地区的计划,而诸葛亮也的确因为这个计划太过冒险而弃之不用。
不论怎样来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都相当大气,无论是直取长安,还是会于潼关,他的战略目的都是一举鲸吞整个关中地区,整个计划干脆利落又危险万分,而这点就与诸葛亮不同,放眼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他走的是稳健的逐步蚕食路线,讲究一个稳扎稳打,尤其是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战略目标不是一举夺取关中地区,而是占据陇右五郡。
相比较之下,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似乎过于谨慎和保守,反而是子午谷奇谋很符合兵家无常的风格,但我们大都忽略了一点,子午谷奇谋要想成功,有两点至为关键,一曰出其不意,二曰诸事顺利,二者缺一不可。
首先你必须出其不意,如果敌人事先知悉你的行动,大可以守株待兔,等你自投罗网,而如果想要出其不意,你自然不能带着大量兵马大张旗鼓的行事,就要讲究个兵贵神速以及悄无声息,假设你在行军途中碰着个狂风暴雨,又因为你要瞒人耳目,走的是偏僻险峻的小道,那么你只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又或者当你千辛万苦从小道摸了出来,对方将领不是你想象中的庸人,而是一个老于用兵的名将,不仅没有手忙脚乱,反而迅速调兵遣将把你包了饺子,那么凭借你手中的那点儿兵马真的能翻起什么浪花?
总而言之子午谷奇谋风险太大,不是说它一点可行性没有,但要想成功条件实在太苛刻,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那么战争的结局很大概率 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而要放在当时蜀汉与曹魏的对决中来看,大败的几率要更高一下。
当时曹魏投放在西线战场上的都是些什么人?司马懿、曹真、张郃、郭淮等等,哪一个是省油的灯,都不是一个区区的偷袭就能乱了阵脚的人物。反而是诸葛亮的谋划有更加稳妥一些,即使无法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但也不会损失太多。
事实上很多人都因为北伐的失败而看轻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但评价一个人的军事能力,不仅要看战争的胜败,也可以从他的对手身上体现一二。
诸葛亮的对手是谁,曹真、司马懿,换成其他人在这两人手下,恐怕坟头草都有两丈高了,而诸葛亮却能够跟他们打得有来有回,虽然蜀军没有成功,可魏军也没能占到多少便宜。
黑水峪之战
如果说以上这些内容还只是纸上谈兵、凭空猜测,那么1400多年后明末的老闯王高迎祥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论证了子午谷奇谋的危险之处。
这位高迎祥可不是一般人,在明末的各路起义军领袖中,我们最为熟知的要数李自成和张献忠,但在这两个人挑大梁之前,高迎祥才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C位,“闯王”这个名号也是由他而来,他当“闯王”之时,李自成还是他手下的“闯将”。
这样一位枭雄人物却最终栽在了子午谷奇谋上,当时高迎祥在湖北郧阳地区遭到卢象升所率领明军的打击和堵截,眼见继续待在湖北没有前途,高迎祥就打算经由汉中地区图谋关中西安。
也不知道高迎祥是真的从史书中发现了“子午谷奇谋”,还是冥冥之中与魏延心有灵犀一点通,总而言之,在进行军事部署时,高迎祥的作战计划与魏延“子午谷奇谋”出其不意的战略不谋而合,都打算借由子午道等秦岭古道奇兵突进夺取西安地区。
结果就在黑水峪被早有准备的孙传庭堵了个正着,以逸待劳之下,自投罗网的高迎祥在孙传庭率领的明朝“秦兵”的猛烈攻势下折戟沉沙,被俘虏处死,5万余农民军也随之饮恨沙场,一代传奇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关于黑水峪的位置,有人说是位于子午道上,也有的人认为位于今天陕西的周至县,是傥骆道的一部分,而明代的傥骆道“林深谷邃,蟠亘千里,为梁、雍第一奥阻”,险峻程度绝不在子午道之下。
所以不论黑水峪之战到底发生在子午道上还是傥骆道上,高迎祥的战略都是经由一条出人意料的通道,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情况下以奇兵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而这正是“子午谷奇谋”的战略内核,也是我们之所以能将黑水峪之战与“子午谷奇谋”联系在一起来看待的原因。
黑水峪之战的结局能够充分说明这类奇谋的风险性,一旦你的对手早有准备或者是个对敌经验丰富的老将,譬如孙传庭这样的,所谓的奇兵不过是给人送菜。
结语
相同路数的奇谋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客观上来讲,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成功的譬如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邓艾的“偷渡阴平”,不成功的譬如高迎祥黑水峪战败、东晋司马勋子午道溃退,由此可见兵行险着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对自身以及外界条件的要求都太过苛刻,一不小心就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
参考文献:
《三国志》、《明史》、《汉中府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