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亡时真有80万大军按兵不动?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秦朝灭亡时,南北共有80万大军按兵不动,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秦一统六国后,很多兵力都被分配到了南北两地,一部分人跟随蒙恬到北方抵御匈奴,另一部分人则是前往南岳地区,成家生活。不过这并不是导致秦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秦始皇的部队,而秦始皇已经去世,秦二世并没有始皇帝那样的魄力,根本就组织不起来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如果秦二世真有这样的本事,恐怕也不会被赵高等人摆布了。
众所周知,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人的祖先大多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可以说,秦国以法家立国,耕战为主要策略,在秦朝历代君主们的不懈努力下,秦朝的确出现了巨大的提升。终于在秦始皇嬴政统治的时代,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当时列国听到秦国的军队,那都是闻风丧胆,而且人数众多。大将王翦和白起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白起被称为“人屠”,其所杀的战国军队大约有100万左右。
著名的长平之战中,一次就坑杀赵国20万投降军队(也有资料说是40万)。
那有人就不明白了,为什么秦朝有如此强大的军队,会败于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连手握秦朝主力军队的章邯,抵抗项羽进攻的都是一支由残兵游勇、死囚奴隶组成杂牌军。难道十几年的时间军队就一下子垮了?那支曾经战无不胜的秦军去了哪里?
其实这跟秦始皇一统之后的想法有关,在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觉得自己的江山能够传千秋万代,所以他给自己取了始皇帝的名号。
但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南越各地还没有平定,于是秦始皇就派了蒙恬和扶苏统领30万秦朝精锐去北方,做防御匈奴的边军。
派赵佗为大将,统领50万的精锐秦军去南岳地区,并且鼓励这些士族在当地扎根,与当地的百姓通婚,稳定边疆。
但这么多的军队都走了,万一出现大将造反的情况怎么办?为了防止这些精锐造反,秦始皇下令北边和南边的精锐不管中原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许擅自南下和北上。这道命令让中原发生大乱的时候,南北总共80万的精锐秦军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深知秦朝法律的严苛,要知道秦朝是以法家治国的。
之后,刘邦和项羽的联军攻占了咸阳,楚汉相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北方的边军被刘邦收编了大半,而南方50万精锐强军则选择了建南越国,与西汉并立。其实,秦二世是有命令南越的秦军精锐北上救国,可那时候的赵佗已经对中原王朝失去的信心,他们最后依然没有选择北上帮助秦朝,并且把各种北上通道都堵住了。
看来赵佗对于中原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自己早就想当皇帝了,在任嚣病死之后。他就把所有秦朝派来的官员杀死,换上自己的人,最后称帝,统治岭南81年,活了100多岁才死去。
当初,秦始皇以为秦帝国已建立,四海皆平,皇位应该可以传万代,应该不会有什么战乱,就下了死命令,把这支精锐的秦军派往岭南。
孰不知,只到了秦二世就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然而,秦始皇的这道死命令反而成了他制止军队北上的紧箍咒,也使秦朝失去最后一线生机。假如,这支秦军奉命北上救秦,刘邦是否能坐天下,倒也未可知。您说是吗?